近期行業最大的熱點,當屬知名DeFi產品Lendf被盜,損失資金近2500萬美元。頗具戲劇化的是,經過團隊及眾多支持者們的努力,黑客全額返還了被盜資金,團隊已經在著手返還投資人資金。巨額被盜資金被返還,在黑客盜竊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對投資人和團隊來說,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結局。對DeFi來說也把被盜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DeFi安全問題頻發,已經有觀點認為DeFi發展的太快,是不是應該按下暫停鍵冷靜一下,也有人質疑DeFi現在的發展路線是不是走偏了。RenrenBitCMO梓岑更是提出了“DeFi首先需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劑藥”的尖銳觀點。本文嘗試從DeFi和CeFi面臨的問題出發,探討一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更好發展的可行路徑。本文僅從用戶端發展進行討論。先來看DeFi在用戶端面臨哪些問題。一、DeFi有哪些問題?
DeFi在用戶端的問題從宏觀上看只有兩個,安全問題和體驗問題。安全問題安全是一切的基礎,不能保證安全的金融產品,注定是失敗的。DeFi以其創新性,以及由創新性引申出的極高想象空間,被譽為公鏈圣杯。但DeFi從2月bZx閃電貸事件,到3月MakerDAO清算事件,以及緊接著4月uniswap和Lendf被攻擊事件,讓DeFi在用戶心中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一次次被削弱。DeFi的安全問題受到廣泛質疑,也讓人不得不懷疑,DeFi真的能成為圣杯嗎?關于用戶信任被削弱,關鍵指標是鎖倉ETH數量的減少。2月18日到2月19日閃電貸事件爆發,鎖定在DeFi中的ETH總量下降了5.8%,之后一周鎖定的ETH減少了7.8%。3月12日到13日黑色星期四事件,鎖定的ETH總量下降了2.69%,之后一周鎖定的ETH總量減少了12.2%。
CZ:CeFi如果能透明的話會比傳統金融更透明:金色財經報道,在今日舉行的Web3香港嘉年華峰會上,Binance創始人CZ表示,CeFi的交易所也可以是非常透明的,有很好的儲備證明并在區塊鏈上驗證。Binance 就有做這樣的事情,FTX 想做這樣的事情但沒有公開,CeFi如果能透明的話,其實比傳統金融更透明。[2023/4/12 13:59:22]
圖片來源:AlethioEthStatsDeFi研究報告無數參與者努力建立起來的基礎,可能因為幾場風險事件的爆發就全線崩潰。Lendf資金追回之后,群里有人問在Lendf放了幾百萬的幣乎創始人咕嚕,lendf重開之后還會繼續投資嗎?咕嚕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在夜深人靜時好好思考”。更為拷問靈魂的是,如果再來幾場和Lendf類似的攻擊事件,DeFi還承受的住嗎?用戶對DeFi還會有信心嗎?體驗問題多年來區塊鏈一直被詬病性能問題,比特幣因為性能問題已經徹底杜絕了成為電子現金的可能性,以太坊因為性能問題,DAPP發展一直半死不活,用戶量少的可憐。區塊鏈的使用體驗不客氣的說依然非常差勁,DeFi也難以突破底層公鏈的束縛,使用體驗和CeFi差距巨大。體驗不僅僅是指速度很慢,操作繁瑣,也包括因性能問題給用戶造成損失。3月12日加密貨幣暴跌,以太坊網絡擁堵,導致MakerDAO預言機喂價延遲,被人以0元的價格拍走了數萬枚ETH。不僅使Maker的資產負債表難以平衡,更讓用戶損失慘重。不夸張的說,現在制約區塊鏈發展的最核心因素依然體驗問題,糟糕的體驗讓區塊鏈難以大規模獲客,只能在一個狹小的圈子內費勁的折騰。業內苦苦渴求的殺手級應用,在現有基礎設施下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所謂殺手級應用你得起碼“可用”吧,以區塊鏈現在這種殘疾狀態,想要實現大規模應用,毫無可能性。在使用體驗如此之差的情況下,DeFi想要成為圣杯,沒有可能性。二、CeFi有哪些問題?
去中心化平臺SpaceFi將上線測試網2.0:2月28日消息,SpaceFi 團隊宣布正在將測試網 1.0 遷移到測試網 2.0。目前測試網 1.0 已關閉,測試過程中所有的貢獻記錄已被快照,新的測試 Token 將被自動分配。
此前報道,2 月 25 日,去中心化平臺 SpaceFi 宣布其測試版 2.0 將同時部署在 Evmos 和 Celo 上,并正在準備空投計劃。[2022/2/28 10:21:07]
CeFi在使用體驗上沒有大問題,最大的問題只有安全這一項。CeFi的安全問題可以分為道德風險、技術風險和監管風險。道德風險CeFi的道德風險是最為大眾所詬病的。行業最成功的應用交易所,長期面臨天價上幣費、暗箱操作、挪用用戶資金、期貨插針、惡意跑路、花式割韭菜等指控,但交易所沒有多少辯解的余地,有的還被抓了現行。因為CeFi的不透明性,自證清白極難。用戶之所以選擇他們,并不是因為相信他們不會作惡,只是因為確實好用,安全性相對較高,且實力雄厚具有兜底意愿/能力。從這里可以得出什么呢?相比道德風險,用戶更看重使用體驗以及兜底意愿/能力,這是頂級CeFi被信任、被認可的根本原因。但這是頂級CeFi獨有的特權,一般CeFi必須有額外的好處才能讓用戶選擇他們,實現收益與風險相匹配。技術風險相比年齡“尚幼”的DeFi,CeFi經歷了更多的被盜事件。以比特幣被盜事件為例,2014年占據比特幣交易量80%的門頭溝宣布被盜破產,被盜數量高達744000枚,對比特幣生態的打擊可謂慘烈。即使到現在,行業依然在擔心門頭溝剩余的14萬枚比特幣會在什么時候砸向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交易所有超過100百萬枚比特幣被盜。除門頭溝外,Bitstamp、Poloniex、Bitfinex、Youbit、Binance等眾多知名交易所都發生過被盜事件,不斷發生的被盜事件不斷考驗著用戶對行業的信心。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上述損失金額較大、影響范圍較廣的被盜事件,大部分交易所都自行承擔了損失,沒讓用戶利益受損。現在用戶相信經過多年發展,中心化安全方案已經比較成熟,頂級CeFi一次性把所有資產全部搞丟的概率已經不大,以及頂級CeFi具有強烈的兜底意愿和能力,這些加起來是用戶選擇頂級CeFi的根本原因。監管風險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的監管風險,是CeFi難以規避的。目前的法律真空狀態,是機遇也是風險。三、DeFi問題的根本
Elrond集成DIA預言機 為其DeFi和CeFi產品喂價鏈下和跨鏈數據:分片項目Elrond宣布集成DIA預言機,將允許其DeFi和CeFi產品通過該預言機訪問鏈下和跨鏈數據。Elrond智能合約狀態、代幣和交易相關信息將可通過DIA獲得,以集成到非原生ElrondDeFi、預測市場和其他用例中。此次集成可啟用Elrond生態系統中新的DeFi用例,這些用例可建立在Elrond主網上,也可以在其他平臺上使用Elrond資產。這將加快Elrond上DeFi的增長,并增加對作為基礎資產的eGLD的需求。[2020/8/21]
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其最理想的狀態是完全Decentralized,也即完全的去中心化。在近期中國DeFi社區的熱烈討論中,持有DeFi應該完全Decentralized的人不在少數。區哥對完全的去中心化沒有意見,也非常認可其魅力和想象空間,但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咱們看一下DeFi項目方們想要實現的是什么?如果你關注DeFi社區的討論,就能簡單總結出如下結論:既要去中心化又要獲取更多用戶;不僅要獲取更多用戶還要用戶自擔風險。去中心化與更多用戶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項目,想要獲取更多用戶,區哥認為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不是每一個項目都是比特幣,這方面區哥并沒有見過太多成功的案例。退一步說,協議去中心化,運營中心化是否可行?當然是可行的,中心化運營更適合市場競爭,在獲取更多用戶上有明顯優勢。但有個問題,像Lendf這次合約被盜,開發團隊是否要承擔責任?如果用去中心化為自己開脫,但運營確實是中心化的,團隊也確實有很大的權利,如何解?這也是梓岑在《梓岑:DeFi首先需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劑藥》中所提出的:“誰來承擔開源協議的資金安全責任?關于DeFi權責劃分,引出了下面這種有趣的觀點。更多用戶與風險自擔DeFi社區的討論中些聲音認為,DeFi要實現清楚的權責劃分,團隊不應承擔用戶使用協議所產生的風險,而應該在充分披露風險前提下,用戶風險自擔。關于風險自擔還分為了兩類,誰使用誰承擔和誰獲益誰承擔。這一觀點隱含的意思是說,協議是開源的,用戶應該自己去看代碼,自己去發現協議中的漏洞,如果沒能發現,抱歉那是你自己的問題。要求用戶自己去看代碼在近幾日DeFi社區的討論中也不罕見。坦白說,如果真是這樣,DeFi想要獲取更多用戶是不可能的,這根本就不是面向C端的思維。如果從商業角度考慮,這簡直毫無商業素養。肯定會有人以互聯網基礎協議說事,那些協議能獲得龐大的用戶,為什么我們就不能?但要想清楚,在全球40多億的網民中,有多大比例是直接接觸這些協議的,普通用戶只會使用在電腦/手機中封裝好的成熟產品。這些協議真的是面向普通用戶的嗎?事實上他們是面向開發者的,且還不是所有開發者。如果你的產品面向C端,卻要求用戶自己看代碼,自己承擔風險,這是多么的不可思議。抱著這種想法的項目方,請去拓展B端用戶,讓更多項目團隊使用你們的協議,這才是你們應該做的。讓有能力看代碼的人去看代碼,讓能承擔風險的人去承擔風險,強求普通用戶承擔他們承擔不了的重擔,又怎么可能會有用戶?即使從風險收益的角度考慮,用戶為了一點點收益,卻要承擔失去全部資金的風險,用戶也只會用腳投票。那如果要開發團隊承擔風險呢?現狀是DeFi開發團隊,有些沒意去愿承擔風險,因為他們自認為是去中心化的;有些沒能力去承擔風險,因為開發者可能只是幾個人的小團隊;有些是承擔不了風險,資金全部被盜,實力雄厚的團隊也無法承擔。四、DeFi可能的解決方案
動態 | UNICEF不會將BTC和ETH捐贈轉換為法定貨幣:據TheMerkle消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不會將比特幣和以太坊捐贈轉換為法定貨幣,所有以加密貨幣作出的捐贈將以加密形式持有,甚至作為同一加密貨幣分發。[2019/10/13]
DeFi想要在C端有所發展,還是要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對于DeFi如何提升安全性,社區也討論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聯合多家安全機構對代碼進行定期審計;在接入外部資產時更加審慎;為資產買入保險;成立風險準備基金;以及建立協議開發標準,讓協議能夠標準化組合等。通過多種方法不斷提高安全性,用長時間的安全運行獲取用戶信任,這是在C端獲取用戶的可靠方式。雖然很多方式不那么去中心化,但如果你的業務屬于商業范疇,就應該按照商業的基本規律來做,給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獲取用戶信任,就是商業的基本規律。從感性上說DeFi走的是一條理想主義的道路,CeFi走的是現實主義的道路。理想當然是美好的,但也是艱難的,現實則是更多考量實用性。五、CeFi和DeFi的發展趨勢
如果把時間拉長一些,區哥認為CeFi和DeFi的融合會是一個更可能的趨勢。這兩天MakerDAO創始人Christensen表達了類似的觀點,Christensen認為:DeFi現在仍然處于非常早期。目前所稱的CeFi將成為各種DeFi協議的前端和訪問點,您將擁有一個您信任的保管人,然后該保管人將為您與DeFi協議交互。這一觀點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3月份MakerDAO引入了USDC這一中心化的穩定幣作為抵押品,MakerDAO很明顯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而非堅守去中心化。對于CeFi和DeFi的融合會是更可能的趨勢,區哥在3月初的《交易所公鏈,噱頭還是革命?》中表達過類似觀點。區哥根據當時觀察到的現象認為:如果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線段的兩端,中心化正在嘗試走向中段。CeFi長期面臨暗箱操作、不透明等信任問題,加之不斷發展的DeFi又給了CeFi強大的壓力,所以CeFi也在尋求變革。以三大交易所公鏈為例,無一例外都把DeFi作為了重點發展方向。BinanceChain主攻DEX,幣安也投資了不少DeFi團隊;OKChain把DEX、DeFi、智能合約都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對DeFi的企圖顯而易見;而對DeFi最為看重的當屬火幣,不僅投資DeFi團隊,更發行了ERC20版比特幣錨定幣HBTC布局DeFi場景,而HuobiChain目前透露出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只有一個DeFi。毫無疑問,CeFi們在通過DeFi謀求更開放、更透明的金融生態,而擁有海量用戶、資產的CeFi通過和DeFi的融合將有可能創造出一個異常燦爛的金融生態。在最后區哥暢想一下CeFi和DeFi的融合會發生什么?假如火幣使用某個借貸協議搭建去中心化的理財、借貸服務,會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假使基于各種DeFi協議開發的產品能夠在火幣等交易所直接使用,對DeFi生態意味著什么?假如這個設想實現了,會發生什么?你會發現已經沒有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界限,中心化系統的用戶、資金可以無縫切換到去中心化系統,這一行為會促使去中心化系統快速爆發,形成一個巨大的、充滿活力的生態。即使去中心化系統無法無縫切換回中心化系統,但已經擁有了一個如此巨大的生態,這還重要嗎?這看起來像現實主義,但誰又確定最后不能發展成理想主義呢?-END-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動態 | UNICEF利用區塊鏈為吉爾吉斯斯坦學校接入互聯網:據coindesk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正在與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進行談判,以利用區塊鏈技術為該國的每所學校提供互聯網接入。據悉,被稱為Project Connect的項目預計為全球超過15萬所學校接入互聯網。其中有1560所學校位于吉爾吉斯斯坦,其中近一半被確定為沒有互聯網連接或沒有相關數據。[2019/3/7]
編者按:本文來自 蜂巢財經News ,作者:凱爾,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4月19日,“EOS生態”APP出現了無法登陸的情況,綜合多名投資者的反饋信息,這個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半的資金盤.
1900/1/1 0:00:00在區塊鏈領域,我們說“codeislaw”。那在分析一個項目的基本面時,我們有沒有一些比較確定的,理性的參考標準呢?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分析項目基本面的三種基本數據:代碼開發數據項目開發數據可以.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Cointelegraph中文,作者:KOLLENPOST,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人員發現,加密貨幣市場實際上對明確監管的消息做出了積極反應.
1900/1/1 0:00:00本系列文章將默認你是一個EOS社區成熟用戶,理解EOS基本邏輯和使用同時默認你是一個DeFi小白,完全不懂DeFi概念.
1900/1/1 0:00:00本周市場概況與走勢開周市場小幅回調后連續上漲,回調最低值1970億美元后,連續穿新高,最高逼近2200億美元.
1900/1/1 0:00:00頭條 比特大陸與幣印勞動糾紛一審裁定,幣印高層需支付約210萬元補償金及違約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裁定,幣印法定代表人為潘志彪、股東朱砝和李天昭在其與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