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遞歸證明為新穎的、令人驚喜的設計帶來了許多可能性
引入 L3 概念,即在 L2 上遞歸構建的應用專用層 (application-specific layer)
L3 為應用程序提供特定的服務需求,例如超高可擴展性、對技術棧和隱私更好的管理
目前作為 L2 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服務的 StarkEx 將遷移到 L3
StarkNet 的獨立實例也將作為 L3 提供服務
為什么需要 L3?
以太坊上昂貴的交易成本驅使其成為 L2 的結算層。我們 (以及其他人) 都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終端用戶會在 L2 上進行大部分交易活動。因為屆時 L2 上交易成本將大大降低,并出現越來越多支持 DeFi 的工具以及提供更多流動性。
數據:截至7月,2023年加密VC籌集到的資金不足2022年全年的10%:8月2日消息,據《財富》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加密貨幣風險投資公司在2023年中籌集的資金約為17億美元,不足2022年全年的10%(2022年全年約為225億美元)。[2023/8/2 16:14:28]
L2 通過降低每筆交易的 gas 成本來提高可擴展性,并提高了交易速率。同時,L2 保留了去中心化、通用邏輯和可組合性的優點。然而,一些應用程序可能需要某些特殊定制的功能,這由一個新的和單獨的層來提供服務可能會更好:L3 來了!
L3 與 L2 的關系就像 L2 與 L1 的關系一樣。只要 L2 能夠支持驗證者智能合約 (Verifier smart contract),L3 就可以通過有效性證明 (validity proofs) 來實現。當 L2 也使用提交給 L1 的有效性證明時 (如 StarkNet 所做的那樣),這就變成了一個極其優雅的遞歸結構,因為 L3 所獲得的可擴展性將等于 L2 交易壓縮證明擴大的容量乘以 L3 交易壓縮證明擴大的容量。換句話說,假設每一層的成本降低了 1,000 倍,那么 L3 可以在 L1 的基礎上將成本降低 1,000,000 倍 —— 同時仍然保持 L1 的安全性。
Nomba完成3000萬美元pre-B輪融資,Base10 Partners領投:金色財經報道,尼日利亞數字支付初創公司Nomba(前身為 Kudi)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pre-B輪融資,Base10 Partners領投,Helios Digital Ventures、Shopify、Partech和Khosla Ventures 參投。Nomba支付解決方案能夠填補數字支付流程中的空白,讓企業更高效地運營并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目前其月均交易額已達到約10億美元。(News.bitcoin)[2023/5/8 14:48:57]
想象一下,用戶交易只需要花費一點點 gas 成本!
L3 的主要優點有:
1. 超高可擴展性:利用遞歸證明的乘法效應
2. 應用程序的設計者能夠更好地管理技術棧
迪拜推出國家元宇宙戰略“Dubai Metaverse Strategy”:金色財經報道,據阿聯酋王儲哈姆丹·本·穆罕默德在社交媒體發文宣布推出國家元宇宙戰略“Dubai Metaverse Strategy”,旨在促進新技術的創新。目前迪拜擁有1,000多家在元界和區塊鏈領域運營的公司,為我們的國民經濟貢獻了5億美元。哈姆丹·本·穆罕默德表示,該戰略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阿聯酋與元宇宙相關的公司數量翻一番,并躋身10大元宇宙經濟體之一,推動該國在采用數字解決方案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2022/7/19 2:21:36]
a. 更具確定性的性能和成本,
b. 定制的數據可用性模型 (如,基于 Validium 的或應用專用型的鏈上數據壓縮)
c. 更快的特性和技術更新速率 (如,引入尚未準備好普遍可用的新功能)。
廣州市金管局局長: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在促進金融數據共享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6月27日消息,6月24日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項目發布會暨金融科技沙龍活動在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上成功舉辦。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邱億通局長指出,近年來廣州市積極推動金融科技和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將緊抓本次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契機,加快推動金融科技和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在促進金融數據共享、優化金融業務流程、降低金融運營成本、提升金融協同效率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聚焦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融資便利性,探索在貿易金融和區域性股權市場等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以技術創新激發金融新發展動能,努力打造金融科技骨干企業和數字金融聚集區,探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聯合實驗中心、加強金融科技和數字金融風險防范與監管,為實現廣州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2022/6/27 1:32:49]
3. 隱私:比如,利用零知識證明在一個公共 L2 解決方案上提供隱私交易服務。
持有超10枚ETH的地址數量達16個月以來高點:5月21日消息,Glassnode數據顯示,持有超過10枚ETH的地址數量達到16個月的高點289,931。[2022/5/22 3:33:09]
4. 更便宜/更簡單的 L2-L3 互操作性:目前在 L1 和 L2 之間進行存入/提出資金流是出了名的昂貴。相反,由于 L2 的成本效益,當這些資金流應用到 L3 時,它們會變得不僅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十分易于實現。雖然在 L2 和 L3 之間轉移資產的延遲可能比部署在同一個 L2 上的應用程序之間的延遲要長,但成本和吞吐量是相當的。
5. 更便宜/更簡單的 L3-L3 互操作性:各個獨立的 L3 將通過 L2 而不是 L1 執行互操作。L2 顯然要比 L1 便宜。如果沒有 L3,所有方案都將作為 L2 運作,也就意味著必須通過昂貴得多的 L1 執行互操作。
6. L3 作為 L2 的“金絲雀”網絡:一些新的創新可能會先在 L3 上進行測試,然后再在 L2 或 L3 上向公眾開放 (就像Kusama 為 Polkadot 所扮演的角色)
多個 L3 以及分形式多層解決方案
多個 L3 將構建在 L2 之上。此外,可能在 L3 之上構建額外的層 (L4 等),以形成分形式的多層解決方案 (fractal layering solutions)。
圖 1:一個多層的生態系統
圖 1 描述了這種生態系統模型的例子。其 L3 中包括:
1. 使用 Validium 數據可用性方案的 StarkNet,例如,供那些對定價極其敏感的應用程序普遍使用。
2. 為實現更好的應用程序性能而定制的應用專用型 StarkNet 系統,如,通過使用指定的存儲結構或數據可用性壓縮。
3. 具有 Validium 或 Rollup 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的 StarkEx 系統 (如為 dYdX、Sorare、Immutable、DeversiFi 提供支持的系統),它們可以立即為 StarkNet 帶來經過戰場測試的可擴展性優勢。
4. 提供隱私交易服務的隱私 StarkNet 實例 (在這個案例中也作為 L4),且不需要將這些交易包含在公共 StarkNets 中。
圖 2 描述了 L2 的典型基礎架構,包括下列幾個組成部分:
1. 一個在 L1 上追蹤 L2 狀態根的智能合約 (如,以太坊上的 StarkNet 智能合約)。
2. 在一個基于有效性證明的 L2 中,需要一個驗證者智能合約來驗證狀態轉移證明的有效性。
3. L1 上的橋接合約,用來管理 L2 上的存取款交易。
4. L2 上的代幣合約,對應于 L1 代幣合約 (如一些 ERC20 和 ERC 721 代幣合約)。
圖 2:L2 的構成
圖 3 描述了 L3 和它的底層 L2/L1 之間的關系。通過在 L2 上實現狀態追蹤和驗證者智能合約,L3 可以安全地運行在 L2 之上。
圖 3:L3 的構成
L3 可以帶來超高的可擴展性、更好地管理各種需求的技術堆棧、實現隱私交易等,同時又維持由以太坊 (L1) 提供的安全保障。它所采用的遞歸概念可以擴展到分形多層解決方案的附加層中。
目前作為 L2 解決方案運行的 StarkEx 將會遷移至 L3。此外,StarkNet 的實例將作為 L3 為用戶可用。
感謝 Polynya 和 Alex Connolly (Immutable) 對本文的評論和校對。特別感謝 Pierre Duperrin (Sorare) 的寶貴見解。
來源 | StarkWare
作者 | Gidi Kaempfer
(編按:本文為QuarkChain創始人兼CEO周期博士撰寫的技術文章,并以此文章問依據,在DApp Learning進行了技術分享講座.
1900/1/1 0:00:00一個集齊了區塊鏈、比特幣、NFT、元宇宙的大一統體系。你知道什么是Constitution DAO嗎?你聽說過Axie Infinity、ChainRoblox嗎?或許你對這些英文單詞還比較陌生.
1900/1/1 0:00:00金色周刊是金色財經推出的一檔每周區塊鏈行業總結欄目,內容涵蓋一周重點新聞、行情與合約數據、礦業信息、項目動態、技術進展等行業動態。本文是項目周刊,帶您一覽本周主流項目以及明星項目的進展.
1900/1/1 0:00:00——元宇宙的突然火爆引發了大眾的參與和學習,于是我準備從宏觀角度出發,逐步為大家分享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元宇宙的火爆恰逢其時,近30年迭代鑄就今日輝煌.
1900/1/1 0:00:001/204 正如我承諾的,這是我的2022年加密貨幣“購物清單”和2022年開年預測文章。讓我們分析為什么選擇某些資產,以及如何操作這些資產,和每種資產的看漲情況.
1900/1/1 0:00:00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2022十大科技趨勢,其提出2022年的十大科技趨勢,覆蓋人工智能、芯片、計算和通信等領域,分別為:趨勢一,AI for Science;趨勢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