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持有比特幣的賬戶地址數量激增了10%以上,此外,詳細觀察表明,零售參與度也在上升。對于比特幣投資者和發燒友來說是個好消息,對一些鏈上指標和比特幣錢包的研究表明,在過去的12個月中,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一直處于積累中。截至1月14日,將近784000個地址持有一個以上的比特幣,與一年前持有BTC的707000個地址相比,也增長了11%。此外,區塊鏈情報公司Glassnode指出,自2015年以來,持有BTC的總地址翻了一番。
SHIB現在可用于支付Netflix和Spotify的月度訂閱費用:金色財經報道,由于支付網關NOWPayments的定期托管支付功能,SHIB現在可用于支付Netflix和Spotify的月度訂閱費用。個人或企業也可以利用NOWpayments的定期托管支付為用戶或客戶設置單獨的賬戶,并讓他們使用加密貨幣為賬戶充值。[2022/12/30 22:15:45]
Glassnode:比特幣MVRV Z-Score急劇上升至5以上 現在處于2017年主要牛市的水平:1月6日消息,Glassnode發推稱,比特幣MVRV Z-Score(標準分數)急劇上升至5以上,它現在處于2017年主要牛市的水平。[2021/1/6 16:33:33]
好吧,去年的BTC價格從3200美元的低點回升并觸及2019年的高點13000美元以上,顯然表明一些賬戶的積累活動正在進行。但是,我們如何才能確定是零售參與還是機構參與的增加呢?不可否認,地址的增加可能意味著“鯨魚”和“交易所”的參與。但是,此類地址通常持有大量的比特幣,并在比特幣的列表中排名第一。BitInforCharts發布了一個賬戶列表,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地址中有三個屬于受歡迎的交易所,如Bitfinex,Huobi和Binance。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持在0.1BTC和1BTC之間的地址數量猛增了10%。DigitalAssetsData的分析師ConnorAbendschein說,“穩定的增長是零售購買者積累的結果,越來越多的地址積累了更多的BTC,這標志著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這種方式來存儲價值。
聲音 | 360周鴻祎評Facebook發幣:Facebook現在即將控制每個人的財產:據火星財經消息,360創始人周鴻祎日前對Facebook發布加密貨幣Libra發表評論,表示“未來很多政府的權力會被互聯網公司拿走……扎克伯格會建立自己幾十億人口的網上國家”。周鴻祎稱,Facebook不僅控制了輿論,現在即將控制每個人的財產。[2019/6/27]
在過去三年中,累積比特幣的地址數量在0.1BTC到1TC之間激增,這也充分說明了零售積累不斷增長的事實。分布在不同地址的比特幣積累顯示出財富分配的良好跡象,ARKInvest的加密資產分析師YassineElmandjra對CoinDesk表示,“地址余額是潛在用戶的良好體現,BTC地址的增加表明BTC的財富分配持續增長。”但是,大多數市場仍由鯨魚主導,在2017年12月的加密貨幣市場高峰期間,僅鯨魚就占了整個市場的38%,截至2019年12月,這一數字已增長到42.1%。自2020年初以來,BTC價格已飆升近30%,使投資者重新感到樂觀。截至發稿時,BTC的交易價格約為8409美元,市值為1520億美元。
Tags:BTC比特幣ASSLASRENBTCCURVE價格比特幣行情走勢k線圖軟件New Paradigm Assets Solutionelastos
編者按:本文來自巴比特資訊,作者:海倫,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春節閉關在家,靜下心來讀完了《理想》這本書,書中收錄了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Buterin從2013年到2018年的優秀作品,話題.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無論牛熊,幣圈不缺話題熱點,本月熱點非BSV莫屬。BSV從月初92美元上沖至455美元,漲幅近5倍.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Deribit德瑞的交易課,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TBTC是近期在以太坊公布的一種比特幣錨定代幣。跨鏈錨定代幣的目的是在盡可能保持資產特性的情況下,將資產從一條鏈復制到另一條鏈上.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Deribit德瑞的交易課,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其競爭對手正在爭相套用傳統金融中已經習以為常的金融服務模式,并使這些產品更容易讓大眾所得.
1900/1/1 0:00:00如果你投資股票,你可能知道在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都有很多共通的術語,如您可以像股票一樣選擇出售、買入和持有加密貨幣。但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獨特的術語,如SODL、HODL都是加密貨幣世界里的“黑話”.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以太坊愛好者,作者:RonaldMannak,翻譯&校對:曾汨&阿劍,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已經有許多技術博客發表了關于零知識證明的文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