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曉峰編輯|Mandy王夢蝶出品|Odaily星球日報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電子證據的身影在訴訟案件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根據《2018年中國電子證據應用白皮書》,全國民事案件超73%涉及電子證據。與此同時,電子證據舉證在實際案件審理中也存在諸多難點。由于易篡改,如何認定電子證據的真實性成了案件的首要難題;此外,電子證據也易消亡,通常需要多次備份存證并要保留原始存儲媒介;再者,傳統存證方式耗時久、效率低、成本高,也不適合電子證據的存證。區塊鏈技術所特有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存儲等特性,恰恰與電子證據存證的痛點相契合。區塊鏈可以降低電子證據存證成本、增強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從而提高訴訟效率。目前,區塊鏈+司法已在多個地市開始落地應用: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等。電子證據維權不易
很多律政劇都會出現這樣的高潮一幕:主角在表面不利的形勢下,拿出關鍵性證據,例如一段錄像或語音,絕地反擊,一段慷慨陳詞后,法官當庭宣判,正義得到彰顯。但真實的案件審判,可沒有劇里這么簡單。時常發生的情況是,該電子證據由于本身涉嫌偷拍不合法,最終導致證據無效;或者視頻本身的真實性有待考證,需要經過權威的機構進行鑒定才能當作證據。電子證據雖然看起來有力,但實際案件審判中,對其規定卻非常嚴格。比如,在2012年之前,我國法律中,電子數據不能作為獨立證據參與訴訟。即便2012年之后規定可以作為獨立證據參與訴訟,但對電子數據的取證手段也進行了嚴格規定。其規定的取證手段包含:1.扣押、封存原始存儲介質;2.現場提取電子數據;3.網絡在線提取電子數據;4.凍結電子數據;5.調取電子數據;6.書式固定;7.拍照攝像;8.拷貝復制;9.委托分析。并且,上述取證手段應當是由公證機構進行,由公證員按照申請人提供的書面操作程序進行操作,核對證據的真實性,最后由公證機構制作電子證據保全公證書。這也是案件的必經環節。換言之,即便個人保留了相關電子證據,也應當在公證機構進行公證,重復上述過程,以確認證據的真實性。而進行公證的這一環節,非常的耗時耗力,當事人疲于奔命,也導致案件在證據固定階段就給當事人帶來了相當大的負擔。另外,如果當事人取得證據的手段不合法,程序不正當,則證據可能無效,這也是大多數維權當事人所沒有意識到問題。此外,由于電子證據容易篡改。當事人在公證機構進行公證時,侵權方可能已經修改了相關內容。最終庭審舉證時,原、被告雙方證據出入較大。如果原告不能證實被告修改了證據,則最后可能敗訴。再者,由于電子證據的易耗性,當事人必須妥善保管原始電子數據并進行多份拷貝,無疑消耗了資金以及精力;一旦原始文件損壞,對于備份文件還得重新進行公證,再次增加了案件的難度。但如果電子證據由公證機構或第三方進行保管,作為一種中心化的存證方式,一旦這個中心受到攻擊,容易造成存證數據丟失或被篡改。總而言之,電子證據在實際的訴訟案件應有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對于當事人的存證、舉證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這一司法領域的難題,或許可以依靠區塊鏈技術得以解決。很多讀者可能會問,用區塊鏈進行電子證據存證,合不合法?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2018年9月7日印發的《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承認了經區塊鏈存證的電子數據可以用在互聯網案件舉證中,標志著我國區塊鏈存證技術手段得到司法解釋認可。“電子數據是否可以通過特定形式得到驗證。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區塊鏈賦能司法
《交通強國建設寧夏試點任務實施方案》:推動區塊鏈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金色財經報道,交通運輸部近日批復《交通強國建設寧夏試點任務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將推動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實現數據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區域間共享與協同應用。[2021/9/8 23:09:55]
作為一種新技術,區塊鏈采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特性,滿足了司法領域電子證據的存證需求。在電子證據的生成、收集、傳輸、存儲的全生命周期中,區塊鏈及其擴展技術可以對電子數據進行安全防護、防止篡改、并進行數據操作的審計留痕,從而為相關機構審查提供有效手段。下面,我們將以通以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司法區塊鏈」作為案例,解釋具體的工作原理。司法區塊鏈是一條聯盟鏈,是由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撐,并由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授時中心等20多家個機構充當節點。目前司法區塊鏈主要可以解決三類糾紛:數字版權、金融合約以及網絡服務合同
用戶可以將自己的數字作品上傳至司法區塊鏈上,司法區塊鏈各節點會對該作品進行審查,將需要存證的電子數據以交易的形式記錄下來,打上時間戳,打包上鏈,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反饋給用戶。基于數據加解密技術的隱私方案也是司法區塊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用戶只能看到一個哈希值,看不到哈希值所對應的原始電子數據,這也保護了當事人的隱私。目前,司法鏈上存證總量突破19億條。
聲音 | DigiFinex創始人:STO是IPO在區塊鏈時代的升級版本:DigiFinex交易所聯合創始人Kiana近日表示,STO是IPO在區塊鏈時代的升級版本,可以理解為IPO2.0。與IPO相比,STO創造了一個高效率的資本市場;與ICO相比,STO引入了監管,更加合規透明,更符合政府的要求。STO讓區塊鏈項目的投資者更放心便捷地購買、持有和交易數字貨幣,投資者不但拿到實用型通證,并能獲得類似于現實金融體系中股票所對應的股權。[2018/10/22]
除了確權以外,司法區塊鏈也會同步開始侵權監測,一旦監測到其他人使用了該數字作品,即會自動固化證據,為后續起訴提供電子證據。上述過程,其實相當于簡化了公證機關的流程,從而高效地對證據進行固定。另外,用戶如果發現其他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可以立刻登陸杭州互聯網法院在線起訴。Odaily星球日報體驗了起訴的全流程,從注冊、選擇案由、填寫原告、被告等信息,整個案件起訴過程不到20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交證據時,當事人可以將之前已經登記過的作品版權哈希值或者侵權哈希值輸入進去,不用重復上傳證據,這也簡化了辦案流程。
當然,除了司法區塊鏈,杭州互聯網法院也支持旗下的其他存證平臺證據或者本地上傳證據。而從當事人起訴開始,調解、立案、送達、舉證質證、庭審、判決、執行等影響審判質量效率、影響司法公信力的關鍵環節都會蓋上區塊鏈的“戳印”。這些“戳印”包含了可信時間、可信身份、可信流程、可信環境等關鍵信息,并向區塊鏈全體節點實時進行廣播,全程留痕、安全可控、不可篡改,能夠有效防范和減少糾紛的發生。全流程記錄上鏈,進一步保證了司法的權威性和公開透明性。此外,今年10月底杭州互聯網法院進一步上線智能合約服務。司法區塊鏈智能合約具有“信用黑名單”和“信用白名單”能力,目前已經在網絡服務和網絡金融領域運行。智能合約中,雙方簽署的合同將以數字形式保存,觸發相應條件后,合同可以自動履行。例如雙方簽署了買賣合同,合同以數字形式上鏈儲存。如買方簽收貨物確認無誤后,到約定日期時,貨款會自動打到賣方賬戶。在體驗中,Odaily星球日報還注意到司法區塊鏈中一個特別人性化要素。由于案件審理涉及到個人隱私,司法區塊鏈對于此類案件也進行了加密保護,用戶只能看到案件原由等,看不到相關隱私信息。
行情 | 在美上市區塊鏈概念股漲跌參半:今日美股收盤,在美上市區塊鏈概念股漲跌參半。人人網下跌1.12%,寺庫上漲0.69%,中網載線上漲1.01%,迅雷下跌2.52%,獵豹移動下跌0.10%,蘭亭集勢平盤2.56%,優點互動上漲0.96%。[2018/8/31]
司法區塊鏈也在實際應用中,提升了案件審判效率。杭州互聯網法院常務副院長王江橋表示,運用司法區塊鏈技術后,由于事實認定清楚、證據確鑿,杭州互聯網法院知識產權類糾紛的訴前調解撤訴率已超過90%。目前,「區塊鏈+司法」已經在全國各省市鋪開,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具體的案例有: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電子證據平臺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電子證據平臺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電子證據平臺廣州互聯網法院“網通法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電子證據平臺成都市郫都區人民法院電子證據平臺各家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首先在證據平臺上由公證機關通過區塊鏈對電子證據進行固定,用戶起訴后提交哈希值作為證據即可,從而增強了電子證據的真實性,提高了案件的審判效率。仍有諸多挑戰待解決
區塊鏈在司法領域的應用,確實解決了不少糾紛,提高了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決。首先,區塊鏈存證不等同于法律事實,存證數據的真實性有待考證。舉個例子,記者于11月26日在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電子證據平臺上傳了Odaily星球日報的一篇文章,并獲得了兩份證書,如下所示:
動態 | 區塊鏈企業家收購以色列足球隊:據Timesofisrael報道,以色列足球隊Beitar Trump Jerusalem以2650萬新謝克爾(72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給區塊鏈企業家Moshe Hogeg,Hogeg將使用850萬新謝克爾(約230萬美元)來支付團隊的債務。Moshe Hogeg是投資基金Singulariteam的CEO。[2018/8/15]
但這份證書實際上無法證明文章確實是記者所寫,只能證明記者第一個注冊了區塊鏈的版權認證。假設這篇文章并非原創,原作者留存具備成稿時間的證據,依舊可以起訴記者。與很多區塊鏈應用到實際場景中所遭遇的挑戰一樣,如何確保數據上鏈前的真實性,也是擺在「區塊鏈+司法」前進道路上的一道難題。所以,在實際法庭示證環節,如果沒有原件與哈希值相對應,存證也將無法達到目的。因此Odaily星球日報也要提醒所有當事人,要妥善保管好電子原件,數據上鏈并不等于萬無一失。其次,版權侵權監測的范圍較為狹窄,對于侵權的界定也存在不確定性。記者在上傳完文章后,區塊鏈存證系統也只是在該系統體系內進行監測。雖然該文章此前曾發表在十幾家平臺,但系統仍未檢測出來。
不得已,記者只能手動搜索,對相關網頁進行截圖固定證據。
動態 | 日本富士通提供區塊鏈咨詢服務:據CryptoDisrupt消息,日本科技巨頭富士通為想了解其分布式賬本技術可行性的區塊鏈創業公司推出快速區塊鏈咨詢服務。富士通稱這項服務為“超級速成班”,聲稱它將在短短五天內提供“商業概念證明和最低可行產品 ”,服務定價從9900歐元(約7.8萬人民幣)起。[2018/7/12]
另外,當記者將該文章刪減拼接進行洗稿后,仍然可以再次獲得區塊鏈版權認證。侵權標準的界定不明晰,也是現實法律中所面臨的難題。再者,存證系統彼此之間,不能互聯互通,對跨地域辦案形成一定阻礙。在吉林高院證據平臺生成區塊鏈哈希值后,筆者將其在杭州互聯網法院提交,發現難以讀取該證據,彼此割裂。對于跨地域的區塊鏈證據,其效力究竟如何,目前各地法院尚未給出明確答案。如果不能互通,這是否意味著用戶需要重新提交證據,但此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證據固定時間,這又該如何是好?最后,區塊鏈證據在民眾中的接受度有待提高。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區塊鏈至今也才發展了十余年,各項技術本身尚不成熟;再加上此前的傳銷幣也將區塊鏈“污名化”,民眾是否能夠接受這一新技術還有待考驗。即便民眾愿意接受,關于區塊鏈技術的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也許,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才能最終熟練掌握。事物發展的過程,始終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區塊鏈在司法領域的應用,雖然有些許問題,但終究是用技術手段提高效率的良方。未來,我們也許會看到一個在區塊鏈技術加持下,更加完善的司法體系。參考資料:浙江:“互聯網+”法治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閱讀:鏈上身份,幫助50萬市民輕松貸款|鏈+身份驗證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比特LianBit,作者:陳威廉,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當你買一個幣的時候,你知道這個幣的背后是什么嗎?我相信挺多人都不知道的.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藍狐筆記,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前言:區塊鏈的技術術語中,有很多概念經常會混淆使用。其中之一就是側鏈和狀態通道。兩者都是區塊鏈的擴展解決方案.
1900/1/1 0:00:00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01區塊鏈,作者:任俊東,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今年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1900/1/1 0:00:002018年12月,區塊鏈透明度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指出,CoinMarketCap上交易量排名前25的交易所的總成交量為25億美元,而實際成交量僅有3.24億美元.
1900/1/1 0:00:00在區塊鏈行業,地址追溯是一個相對敏感的話題。雖然在反洗錢,丟幣事件以及追蹤黑客時,我們可以通過追溯地址和鏈上轉賬行為獲取更多信息,但由于區塊鏈本身具有的匿名/加密屬性,再加上各種反追蹤和匿名技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