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背后的生態失衡
當今天的我們拿起手機或者打開電腦瀏覽器,大部分的上網活動是在做圍繞內容的瀏覽和互動,多數時候作為內容的消費者,偶爾也會是內容的生產者——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制作一段內容從未如此容易。任何人都可以錄個短視頻,拍一張照片,寫一段文字,發到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Instagram/Youtube……大部分服務都是免費的,只是需要看一些廣告;而對于專業生產的內容(PGC),我們也會付費購買平臺的會員,視頻網站會員/音樂會員/小說會員……
這就是web2.0的生態,看起來似乎皆大歡喜:用戶用很低的成本獲得內容,平臺提供基礎設施,從用戶的注意力中獲取足夠的流量進行變現,廣告投放商獲得轉化,內容創作者獲得平臺的分成,也許還有讀者的打賞。這也就是俗話說“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的互聯網思維。在web1.0向web2.0轉變的時期,這種經濟模式促進了內容的繁榮,直到平臺發展得越來越大,相對內容的消費者和貢獻者都變成了絕對的強勢方。例如:數據放在平臺上,不屬于用戶自己,平臺可以直接清除你所有的數據;平臺可以肆意加入廣告,例如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的廣告都明顯變多,而用戶對此沒有決定權;內容分發的算法是黑盒,吸引眼球的“流量密碼”比優質內容更容易得到曝光,除非是少數頭部大V,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很難得到足夠回報。
那這件事情有解嗎?
一些內容生產者開始拋棄平臺,回歸到newsletter郵件訂閱這種古老的模式,自己掌握跟聽眾溝通的管道:接廣告或者收一筆訂閱費,都由我自己說了算。國內私域流量的崛起背后也是同樣的邏輯,但相比newsletter所依托的郵箱這種通用協議,國內的私域流量仍然是依賴微信這樣的平臺的,要根據微信的游戲規則來。
但這也只適用于精英創作者。對于普羅大眾來說,作為消費者,付費的預算是有限的;作為生產者,大部分人只是分享日常生活,不可能有人來付費訂閱或者接到廣告。但普通用戶同樣對內容貢獻了寶貴的資源,那就是注意力和認可度,通過自己的時間花費、以及點贊、分享等互動行為對內容做出了評價。在web2.0的經濟模式中,用戶付出的注意力和認可是沒有得到財務補償的。
Web3安全公司Olympix融資430萬美元,Boldstart Ventures領投:金色財經報道,人工智能支持的Web3安全公司Olympix宣布完成了43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Boldstart Ventures領投。其他參與者包括Robot Ventures和Shrug Capital等。
Olympix成立于2022年6月,為剛剛開始構建項目的開發者提供安全工具,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智能合約漏洞的風險,這些漏洞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來修復。Olympix利用人工智能掃描開發人員輸入的代碼,提出安全建議,只需點擊一下即可解決。[2023/7/12 10:49:08]
改進第一階段:對注意力的價值回饋
既然流量或者說用戶的注意力是有變現價值的,能不能拿出一部分回饋用戶呢?由于瀏覽器是用戶接觸web的窗口和橋梁,這個工作非常適合瀏覽器來做。Mozilla創始人打造的Brave瀏覽器就做了這樣的嘗試,他們發布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代幣:Basic Attention Token($BAT)。
它的模式是這樣的:用戶在Brave瀏覽器中瀏覽,Brave瀏覽器會默認屏蔽網站上的廣告和隱私追蹤代碼,提升瀏覽速度和體驗,如果用戶愿意用收到一定頻次的廣告來換取收入(Brave有一個經過篩選的廣告主白名單),可以設置廣告接收頻次,每看一次廣告,都會換算為BAT的金額,每月定期發給用戶,可以提現,也可以用于激勵自己喜歡的創作者。由于這筆激勵本來就是免費得到的,用戶把它用于打賞創作者時也就更沒有心理負擔,解決了內容消費者很少有額外預算激勵創作者的問題。
Brave瀏覽器的Basic Attention Token
”上網瀏覽能賺錢“這個模式可能會讓你想到趣頭條,也是看資訊得金幣,但區別在于趣頭條只是把它作為占領下沉市場的一種拉新打法,由于對象是下沉市場,趣頭條無意改進內容生態,劣質資訊泛濫,用戶并沒有從瀏覽中獲得什么價值,吸引到的也是廉價的注意力。而在良性的注意力經濟中,注意力首先是通過優質內容贏得的,大廣告主愿意投放,好的內容創作者得到獎賞,用戶也就能分到更多價值。
Shopify和Thirdweb聯合推出能夠構建支持Web3的電子商務應用程序:金色財經報道,電子商務公司Shopify和 Web3 基礎設施協議 Thirdweb 將共同推出一個工具包,使開發人員能夠構建支持 Web3 的電子商務應用程序。這個工具被稱為“CommerceKit”,它使開發人員和商家可以更輕松地將 Web3 功能集成到他們的在線商店和網站中。
因此,店主將能夠改進他們的電子商務應用程序。例如,他們可以使用該工具來集成基于 NFT 的數字收藏品,從而獲得獨家代幣門禁項目或鏈上忠誠度計劃。[2023/3/9 12:50:55]
據Brave瀏覽器團隊披露的數據,月活用戶數在2021年終達到5000萬
改進第二階段:用戶掌握內容定價權,解鎖長期價值
但是每個用戶的注意力是有上限的,一天用于瀏覽的時間就那么幾個小時,一小時也只能看幾個廣告,否則又變成了打擾。對于廣告投放商來說,人均獲客預算也是有上限的。更重要的是,“注意力”不只是一種消費,花完了就沒有了,它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是一種投資,這種投資不僅是個體意義上的認知提升,更是人類這個群體的智慧和創造積累。舉個例子,你買票去看了一部電影,你可能看過電影后受到啟發,在粉絲論壇發表你的解讀,創作自己的作品,也可能看過就忘了,不管是哪種結果,花出的票錢是一樣的。電影制作方獲得的收入,下一部可能會再投資于更好的作品,影響更多的人,也可能圈錢發爛作,但在你為當前這一部買票的時候,是無法預知的。換句話說,我們在用金錢表達對喜歡作品的支持,這種支持會影響到未來,但我們卻不能給未來的內容定價,也很難根據喜歡程度的不同來定價(確實有人會反復重刷一部電影,但比例還是太少了)
那么如果我們不是在付錢消費一項作品,而是在付錢投資一項作品呢?同樣是50塊錢,你買到的不只是一張電影票,而是使用權+這個無形資產的一部分所有權,有些經典長久不衰,它的所有權就會更有價值,如果你在它的影響下創作了一部好作品,那么可以享受到雙重收益:你”入股“的經典作品被再次發現的價格上升,以及你自己作品的收益。如果你的作品又影響了其他后來者,那收益還會繼續增加——這是一個鏈式層層放大的效應,經過時間考驗的價值會進入正向循環,不管內容形式是文本、視頻、音頻或者游戲……,有了基于區塊鏈的NFT技術和智能合約,作品的權益確認、價值分成在技術上變為可能。一段twitter動態、一段視頻、一張圖片…都已經被做成了NFT,在鏈上永久確權,不可篡改。
PeckShield:Web3項目TRQ疑似被黑客攻擊:金色財經報道,PeckShield監測顯示, Web3項目TRQ疑似被黑客攻擊,導致$TRQ價格大幅下跌。對此,官方放在社交媒體上稱,感謝社區的大力支持。請耐心等待,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交易已經暫停。官方正在處理中。請耐心等待官方進一步公告。[2022/12/11 21:36:45]
經典總是啟發新的經典:盧卡斯(星球大戰導演)和斯皮爾伯格為自己的偶像黑澤明頒獎。
因此,類似$BAT這樣的“注意力代幣”,更大的使用場景是跟NFT結合起來,相比打賞這種一次性的價值轉移,它完全可以轉化為投資行為,獲得長期收益。用戶對于喜歡的內容能真正用錢投票,在代幣模式下劣質內容也可以被做空,從而由內容的使用者掌握對內容的定價權,而不是讓大平臺壟斷用戶貢獻的數據和傭金分成算法。
改進第三階段:創意的自由貿易集市
可能有人會說,大部分人上網就是消磨時間的,內容的投資者和創作者這個群體還是少數。關于這個問題,可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來看,有哪些目前的約束條件可能會改變。
第一是擴大的空間。在內容鏈條上,還有傳播者、評論者、組織者……每次關注、點贊、轉發都促進了創意、經驗和思想的流動,流動過程中又碰撞交流產生新的想法。只是現在這種流動的摩擦還是太高了,我們的數據被一個個web2.0服務隔成了孤島,你在朋友圈發一個菜譜,只有一些朋友能看到,大多數人不會把同樣的內容在抖音、微博、bilibili、小紅書……各發一遍,可能一個人有對你價值為0.1的內容,但現在的摩擦導致除非這個價值大到超過一個閾值比如>100,它才能被更多人看見,那大量的沒有達到閾值的內容就消失在視野中了。
摩擦的一大底層原因是現在的網絡是基于地址的存儲(location based addressing),這個地址往往又是在某個公司的域名下的:在微信公眾號的后臺寫一篇文章,上傳到騰訊的服務器,騰訊給它分配一個qq.com下的地址,我們通過URL來訪問網頁和打開內容。借助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永久存儲技術,location based addressing可以變為content based addressing,一個內容不管發在哪里,都擁有鏈上的永久且唯一的地址,加上隨著AI技術的發展,語義理解、機器翻譯都會更為準確,也許你很久以前發的內容,在某一刻對地球上某處說著另一種語言的人有用。Mirror就使用了arweave的鏈上存儲技術,每一篇Mirror的文章底部都有一個永久的地址。
Blocklike:以NFT為代表的Web3的底層應用,進一步拓展元宇宙去中心化經濟生態:4月19日,Blocklike 以“NFT:在元宇宙世界證明我是我”為主題,圍繞 NFT多元價值構建、NFT 在元宇宙的創新用例、跨鏈及多鏈生態等話題開展 Blocklike Panel 視頻圓桌直播。活動邀請 Realy、CyberConnect、MetaFriends、The Bird World、Rocki 等機構,共同探討 NFT 2.0 的機遇和挑戰,吸引 1 萬人觀看。
圓桌上,嘉賓們從 NFT 的效用和價值賦能、DID 技術和錢包應用的交互作用、跨鏈基礎設施底層的選擇、NFT 在元宇宙中的應用場景多元化及創新用例、NFT 與社區用戶的情感連接等方面闡述自己的見解和構想。Realy、CyberConnect、MetaFriends、The Bird World、Rocki 綜合以上觀點表示,以 NFT 為代表的 Web3 的底層應用,將通過連接虛擬與現實場景,進一步拓展元宇宙去中心化經濟生態。[2022/4/20 14:36:44]
第二是隨時間推移,價值的轉移和分配變得越來越高效后,人們會擁有更多可以認真生活的閑暇時間,用于體驗、欣賞和創造。我們可能都有體會,工作越勞累,下班后越不想動腦子,只想尋找一些簡單的娛樂。久而久之,復雜一點的影視或者是游戲都提不起精神,更不要說讀書和學習了。但人是需要意義的動物,就像小孩子比大人對世界更為好奇,如果沒有外界的壓力,我們生來是傾向于探索和體驗這個世界,尋求生命的質感的。在一個經濟體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UBI(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總會被提起,目的也是讓每個人在有了生存的保障后,可以有余裕去發揮自己的潛能,只要有一部分人創造出更多價值,經濟體的財富就會有增量積累而不是坐吃山空。
看起來很好,但會不會太遙遠了?
工業時代的基建最終促進了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繁榮。虛擬世界的自由貿易由于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和整體財富積累只會更加驚人。現在我們正處在web3的基建和早期應用階段,鏈上的計算和存儲成本還需要降到更低,才能撐得起現在web2.0所承載的數據交換量級,更何況隨著更多的活動在線上進行,數據交換量級只會數倍于web2.0時代。但是技術變革和創新的擴散反直覺的地方,在于它往往是指數增長而不是線性的,于是經常會出現gradually, then suddenly的爆發。從互聯網的發明,到94年人們可以用網景瀏覽器“上網沖浪”的web1.0時代,之間過了25年;而從94年到蘋果公司發布可以3G上網的iPhone,中間過了14年;再過7年后的2015年,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了。web3的雪球已經開始滾動,web2.0的大公司也開始入場,用戶教育、基建的速度只會加快。當有10億用戶后,網絡效應就不可阻擋,而這一數字的達成,可能要比想象中更快。
Unstoppable Domains發起價值1000萬美元的女性Web3倡議:3月8日消息,區塊鏈域名服務商Unstoppable Domains已經與65家公司合作,以1000萬美元的贈款發起了“面向女性的Web3多樣性和教育倡議”。65個支持組織包括Blockchain.com、德勤、谷歌云、Polygon、Gemini和Consensys。
據介紹,這是一個多元化和教育團體,專注于培養下一代人才,其使命是在Web3時代早期實現公平競爭。所有合作者都承諾,在用于Web3教育的所有材料中,至少有一半的材料將與歷史邊緣化群體創作的作品有關。
此外,Unstoppable Domains將分發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NFT域名,以支持此次倡議。(VentureBeat)[2022/3/9 13:45:18]
聊完了生態,再來看配合這個生態會出現哪些工具。
跨平臺的信息訂閱
作為Google Reader曾經的重度用戶,我很懷念用RSS訂閱各種內容源,匯聚到一起,每天花點時間看看更新的時光。我也能理解為什么Google Reader會被關閉,以及RSS的式微:你要怎么用RSS閱讀器訂閱一個人的Facebook或是Instagram動態?更不要說在“移動優先”的背景下,許多數據被封裝進了App,無法通過外部接口訪問。
但是在web3,許多web2的規則可以被改寫了。于是有了socialFi的概念,有團隊開始探索基于鏈上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臺,讓用戶選擇把數據存儲在分布式的網絡上,形成不依賴任何公司平臺的社交身份(也可以有多個)。RSS3就是其中之一,通過他們提供的服務revery.so,可以關注一個人選擇公開的活動,國內的社交媒體即刻也跟RSS3達成了合作。
RSS3團隊的revery.so服務,聚合twitter、NFT、鏈上捐贈、活動日程等
RSS3偏重社交媒體,訂閱的是個人的活動,而另一個服務EPNS的Push Notification則更偏重對媒體和公告類信息的訂閱。裝上EPNS的Push插件,或者在手機上下載他們的App,就會收到你訂閱的web3內容源的推送。新聞動態、項目空投的消息、DAO投票的消息……都可以通過這個管道推給用戶。這個產品也還在很早期的階段,能訂閱的內容源和對內容顆粒度的控制都比較有限,但確實代表了一種未來方向。
EPNS的Push消息
基于加密技術的推薦系統
推薦仍然會是web3的基礎服務,畢竟只要存在信息的過載,就需要有效篩選信息和發現信息的方式。但區別在于這不是以隱私為代價的。
先來看目前的方案:有人驗證Chrome的“無痕瀏覽”不是真的“無痕”,隱私模式下也仍然會記錄設備的型號、IP地址等等指紋,更關鍵的是對于Chrome選擇記錄什么,不記錄什么,用戶并沒有主動控制權。但是當你的數據和線上身份真正由自己控制的時候,可以選擇開源的、完全不記錄隱私的瀏覽器,例如Brave瀏覽器每次打開都會重新生成一個與此前不同的用戶指紋。
那重視隱私保護的推薦系統如何運轉呢?已經有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推薦系統相關研究,例如這篇論文的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74013721000769#/的2.2小節中提到的,關鍵是提供達到目的所需的最少的信息,這也是零知識證明研究領域的核心思想。例如只提供模型計算所需的損失函數的梯度下降值。由于我并非算法和零知識證明的專家,這里就不做展開了,如理解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指正。
多錢包支持和鏈上資產管理
在以太坊上買過NFT的一定對高昂的交易費用印象深刻,為了驗證交易付出的gas費很可能都超過了NFT本身的價格。這時候就會有交易分流到費用更低的其他鏈上去,比如Solana,而Solana鏈上交易需要專門的Solana錢包,但與以太坊并行的Layer1區塊鏈除了Solana還有很多。這些錢包現在是以瀏覽器擴展,或者移動端App的方式存在,但作為web3接入層最重要的應用,管理這么多錢包的體驗是非常差的。現在多鏈錢包也有了多種選擇,而且還在不斷進化中,未來web3的瀏覽器可能默認會集成多鏈錢包,讓用戶可以方便地進行鏈上交易與資產查看。
廣告與追蹤代碼攔截:“內容”與“非內容”的解耦
根據紐約時報的一項分析,現在用于加載網頁中“非內容”的成本已經超出了內容本身的成本。廣告代碼、追蹤cookie這些跟內容沒有關系,但卻是維持web2.0生態運轉所必須的東西,讓網頁變得越來越臃腫,占據了大量帶寬。
因此Opera、Brave、Osiris這些定位為“web3瀏覽器”的產品,都把廣告攔截做成了標配,對網頁進行”瘦身“,因為跳出web2.0的經濟模式,內容應該被剝離出來單獨對待。
安全相關的工具
加密經濟從誕生起就一直伴隨著各種安全攻防,web3的世界里從來不缺少黑客和對漏洞的利用。雖然鏈上的智能合約是開源的,但多數人并不會仔細去看,一些釣魚合約完全可以在合約中悄悄塞進一條“允許無限額轉賬到對方賬戶”,再偽裝成一個送福利的項目,騙你點下“同意”。
針對這一點,也有了對鏈上合約進行驗證的工具,例如自動掃描合約,對可疑的部分進行高亮提示。
對合約的可疑部分高亮提示
web3還在它的幼兒期,無論是應用場景還是解決方案,相對web2的世界來說都還很簡單和粗糙。但這也是它最有趣的地方——早期的web3應用專注于”這是只有web3才能做的事“,而不是“web2應用有的,我們也要有”,保持了最小可用產品的簡潔,又留出了充分的可調用和可組合性,隨著建設者不斷涌入,新的玩法和應用也會層出不窮,我們正在見證一段奇妙的創新歷史。
原文作者:Novac
原文來源:Mirror
Tags:WEBWEB3NFTAVEweb3.0幣種在中國合法嗎web3域名交易PHUNK Vault (NFTX)WAVES
目前看來,流動性挖礦似乎已經油盡燈枯,加密貨幣領域的各個子行業都在熱衷尋找替代它的項目。根據不同的項目,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可能一種被稱為是「流動性即服務」的機制,或者也可以說是「協議控制價值」甚.
1900/1/1 0:00:00時間來到2022年,吵吵嚷嚷的“元宇宙元年”也終究過去。回顧過去的一年,元宇宙這個概念,有人在吵,更有人在“炒”,同時也有人在做,多多少少還是上線(或迭代)了幾個產品,比如國內的希壤、虹宇宙,國.
1900/1/1 0:00:00得益于FaceBook改名Meta的助推和各國政府、公司不遺余力地布局,如今元宇宙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其實際應用已經拓展至游戲、電影、音樂、演唱會、博物館甚至金融產品和房地產領域.
1900/1/1 0:00:00這年頭談公司規劃而不沾點“元宇宙”,簡直就像過年見面而未道吉祥話一樣不懂事兒。前日(1月18日),微軟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消息刷屏整晚,被炸出來的Wower們老淚縱橫.
1900/1/1 0:00:0010月28日,Facebook正式將母公司名稱更改為“Meta”, 稱公司將專注于轉向以虛擬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臺.
1900/1/1 0:00:00隨著多鏈生態的爆發,近半年來橋接以太的跨鏈協議上TVL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狀態。然而,由于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存在不同通信協議、身份管理、共識機制及其他差異,跨鏈互通依舊面臨著與經典的不可能三角相似.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