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0年代,加密專家Nick Szabo就創造了術語“智能合約”。在一篇1997年發表的論文中,他寫道,智能合約“將協議與用戶界面結合,使計算機網絡中的關系更正式與安全。” 簡而言之,智能合約可自我執行,其買賣雙方間的協議條款直接嵌于代碼行中。
Szabo用簡易自動售賣機的例子對智能合約進行了解釋。
在自動售賣機中,交易規則被編寫在機器中。你按下數字,選擇要選購的商品,再投入錢。如果投入的錢足夠多,機器就會吐出產品。編寫好的規則就這樣執行了一次交易。
智能合約的原理與此相似,它們對于Web3至關重要。將規則直接寫進代碼,智能合約不需經過中間環節即可進行交易。自動售賣機使你能不經過商販而買到零食;智能合約使你能不經過銀行家、會計、律師、或其他中間人,而完成任何事。
Web3是2021年的熱詞,到2022年,它更是趨于主流,也許可以成為《牛津詞典》“年度詞匯”的初期爭奪者?
在媒體報道中,“Web3”正在快速取代“crypto”(加密貨幣),成為描述去中心的、用戶所有的安全網絡的總稱。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利事:Web3意味著進步和創新,而crypto(加密貨幣)則與繁雜、投機和其他十幾種負面聯想相連,這些聯想在過去十年中(不幸地)已被固化,現今可能使這項運動偏離正軌。Web3也許是一場必要的形象重塑。
觀點:資金量、交易所存量、流通量是當前三個反應市場漲跌和情緒的有力指標:金色財經消息,據分析師Phyrex發文表示,相對于各種刻舟求劍的數據面或技術面來說,目前其個人認為就三個數據是唯一能反應出市場漲跌和情緒的。
第一,資金。首先要看資金的日線是漲還跌,這代表了情緒面對于后市的看法,以及基本面的變化,比如加息。從資金面上就可以知道,在非單獨極端行情的情況下,資金的持續增加才是開啟上漲趨勢的鑰匙,而資金的持續下降就代表了購買力的抽離。
第二,存量。BTC存量代表了交易所的轉入拋壓,轉出提現以及交易所的存量和頭寸,這四個數據。交易所存量反應出的是當前砸盤的最大可能性。交易所頭寸代表了主力交易所在吸籌還是在拋售。交易所的轉入拋壓意味著市場上恐慌情緒。交易所的提現代表了可能抄底用戶的實力。
第三,流通量。這個數據包含的就是長短期持有人的信息,以及每天的URPD數據(BTC價格持倉變化)。這份數據可以清晰的告訴我們,目前是誰在賣出。[2022/6/19 4:37:50]
其原因在于Web2是一場前端變革,而Web3是一場后端革命。換而言之,Web2重塑人們互動的界面,而Web3重建屏幕后的機制。這并非意味著Web3不會成為一項同等重要的運動——它將徹底改變各行各業,重塑過時的權力結構。而能在Web3中取得成功的個人、公司和組織,都必須能夠將其復雜性進行抽離。
觀點:擴展UTXO模型相當于計算機系統從8位突進到64位的重大飛躍:5月10日消息,擴展UTXO模型相對新穎,但許多區塊鏈研究員認為它相當于計算機系統從8位突進到64位的重大飛躍。Ergo和Cardano兩大公鏈均是這方面的先鋒,已組成擴展UTXO聯盟。擴展UTXO模型可防止以太坊等賬戶模型智能合約累積造成的區塊鏈膨脹。(Cointelegraph)[2021/5/10 21:42:34]
例如,人們不需要了解加密貨幣挖礦的工作原理,也不需要認識挖礦設備。事實上,把這些東西隱藏在后臺可能更好。
普通人不會了解區塊鏈、可替代性、或穩定幣。他們也不需要了解。如今大多數人都不了解HTTP,這是1989年開發的一種驅動萬維網運作的超文本傳輸協議,但他們每天都依賴于它。
這就是為什么自動售貨機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動售貨機的運作原理,但平均每人每年在自動售貨機上的花費是62美元。人們不需要了解內部工作原理——除非他們是自動售貨機的維修人員。(在我們的數字世界中做類比,他們可能是智能合約工程師。)但人們的了解已足夠:你把錢放進去,一罐汽水就出來了。這就夠了。
如今Web3尚未“跨越鴻溝”——我們還處于科技采用周期中的“早期接受者”階段。盡管OpenSea 在2021年的交易量達到140億美元,但它只有約25萬的活躍買家和賣家;70%的交易量僅來自約2萬用戶。而Ebay有1.83億買家。
觀點:比特幣的隱含波動率在美國大選前上升:Skew數據顯示,過去三天,加密貨幣一個月的隱含波動率已升至兩周高點59%。Stack Funds聯合創始人Matthew Dibb表示,比特幣的價格將對(周二)美國大選的結果非常敏感。我們預計未來幾天這種加密貨幣的交易將出現波動,這一點在期權市場的近期限隱含波動中得到了反映。[2020/11/3 11:33:14]
若想成為主流,Web3需要讓普通人也能輕松使用。若要實現這一點,一種方法是用易理解的比喻將復雜概念抽離。我會舉兩個我常用的例子,都來自謝爾曼·沃什吉爾所著的優秀作品《通證經濟》。
你的Web3錢包是你進入Web3世界的門戶。在最簡單的形式下,你的錢包是一個軟件,讓你能不依賴于第三方而安全地發送和收取加密貨幣。你可以在以太坊上使用MetaMask,在Solana上使用Phantom,或在Terra上使用Terra Station。為了進入Web3世界,人們需要錢包。
值得慶幸的是,“錢包 ”是一個熟悉的概念——Web3錢包以熟悉的方式運作。正如實體錢包裝有你的駕照、健身房會員卡、好市多會員卡以及其他身份標識一樣,你的數字錢包也包含你的數字身份。就像你在酒吧刷卡時,要打開物理錢包來顯示身份,你在網上打開數字錢包,來展示你的數字憑證。例如,當我在OpenSea上買東西時,我就會亮出我的MetaMask錢包。
觀點:“新基建”以產業作為賦能對象不斷催生“區塊鏈+”等眾多新業態:7月21日消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表示,“新基建”以產業作為賦能對象,依托算力、數據和通信網絡的技術升級不斷催生“互聯網+”“AI+”“區塊鏈+”等眾多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場景,為后疫情時代內需市場拉動、產業新興增長點培育和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騰訊新聞)[2020/7/21]
錢包包含兩種類型的鑰匙:公鑰和私鑰。公鑰相當于一個賬號編號,可以隨意與任何人分享。不過,私鑰是(想不到吧!)私人的——你可以把它們看作是一份密碼,有且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沃什吉爾使用了一個我更喜歡的比喻——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比喻:
想象一下,我想給你發一條信息,但我不想讓任何人截獲它。我請你送來一把(未上鎖的)掛鎖,并由你保管鑰匙。我把我的信件放在一個盒子里,用你的掛鎖鎖住,然后把它寄回給你。只有你,用你的掛鎖鑰匙才能打開它來接收信息。掛鎖是公鑰;你的掛鎖鑰匙則是私鑰。
人們可直觀理解這些概念,因為它們并無新意。但如今缺乏的是Web3的解決方案。例如,MetaMask最初是為開發者設計的。盡管它坐擁超過2000萬的用戶,但它遠遠不夠直觀。在Web3中能獲勝的產品必須去除所有的復雜性。若想讓數十億人使用Web3,產品需要做到極致簡潔又不失優美。
觀點:美國政府將Libra等視為對美元的真正威脅:Pantera Capital創始合伙人Steven Waterhouse近日表示,美國政府將擁有數億用戶的公司發行的加密貨幣視為對美元的真正威脅,“無論是Facebook還是Telegram或其他人,都可能挑戰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或現有中央銀行貨幣,這一定會引起監管機構的注意。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Facebook的Libra和Telegram的Gram都有如此強烈反應的原因。”(Cointelegraph)[2020/5/15]
除了具體的比喻,還有一些公眾熟悉的廣泛概念,將有助于消解Web3的神秘性。
以去中心化為例。“去中心化”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詞匯。人們擁護中心制,認同負責人的存在;如果表述不當,去中心化可能會傳達出一種失控的狀態。但相反,去中心化應傳達一種享有自主權的意味——更多的權力和財富不再流向看門人,而是流向人民。我經常想到Vitalik的一句話:
大多數技術都傾向于對處于邊緣地位、進行重復勞作的工人進行自動化,然而區塊鏈則是把中心自動化。區塊鏈不會讓出租車司機失業,而會讓Uber失業,因為出租車司機可直接與客戶合作。
“去除中間人”的想法引起了人們的共鳴。“權力屬于人民”引起了人們的共鳴——這也是ConstitutionDAO大獲成功的原因之一(ConstitutionDAO收到的4700萬美元的捐贈中,約有一半的捐贈者為進行捐贈而首次創建Web3錢包)。但這些概念尚不完善。人們可能會問,如果我想投訴該怎么辦?我無法再和Uber的客戶服務代表交談。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我的觀點是,完全的去中心化將是個別案例。相反,世界在更加去中心化的同時仍會保有有一定程度的中心化;同樣,大多數人希望有人對事項負責,并愿意為便利和可靠服務支付少量費用。
另一個被廣泛理解的概念是稀缺性。人們可能不理解非同質化的含義,但他們理解事物的稀缺或獨特性。任何游戲玩家都理解數字世界中的稀缺性。去年,游戲玩家在游戲經濟中花費了540億美元購買數字物品,到2025年這一消費將增長到740億美元。事實上,《堡壘之夜》的玩家就是在與實質的同質化代幣(游戲中的貨幣V-Bucks)和非同質化代幣(虛擬形象的皮膚)進行互動。
易理解的概念也可拓展到Web3領域的其他部分。例如,人們理解投資回報的概念,從這個角度來看待代幣可能對一些人有所幫助。人們也理解訪問的概念,代幣作為門票使人們能接觸到有門檻的內容或活動,將推動其進一步的主流應用。
DAO,就其本身而言,把它看作社區或民主政體會使它更易被理解。DAO實施類似民主的制度。大多數DAO的“選民投票率”非常低(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一樣),它甚至更像是代議制民主政體。人們信任他人——指定的權威人士,被認為更“有遠見卓識”——來做決定。大多數人不愿意閱讀冗長的提案以做出決定,人類天性如此。DeFi協議Yearn的社區最近提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治理體系,讓YFI持有者選舉委員會來進行預算管理和規劃發展等工作。
當人們不再使用晦澀詞匯(“以太坊”、“區塊鏈”、“可替換性”),不再把Web3當作神秘的黑匣,而是把它當作一套易于理解的概念(“稀缺性”、“訪問”、“社區”),他們就會對這種新模式持更開放的態度。產品需要向簡潔性靠攏。
早在90年代,網絡也是同樣難以捉摸。普通人根本不知如何訪問它。然后AOL出現了。AOL的口號是 “使用輕松,穩奪第一”。AOL用用戶友好的界面去除了復雜性。
Jarrod Dicker 和 Jonathan Glick近日寫道:
Ted Leonsis曾領導了許多這樣的運動,他的公司在1994年被Steve Case收購,他曾經說過:“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使事情簡單化上。”其中最恰當和出名的一個例子就是獎勵用戶一次又一次返回服務的音頻。它用三個簡單的單詞宣讀獎勵:“You’ve got mails!”(你有郵件了!)
機會是巨大的。AOL在高峰時的市值按今天的美元計算可達到3500億美元。(不幸的是,它最終以其大約1%的價格售出。)什么會是加密行業中的AOL?它會是一款殺手級產品能使數十億的用戶選擇Web3,而這一過程應是順理成章又輕松易得的。
歸根結底,Web3需要兩個東西。1)易使用的產品 2)殺手級用例。贏家公司將同時具備這兩點。
去年出現了巨大進展。例如,NBA Top Shot將NFT推向了主流。我無法提供資料來源,但我記得我讀到過,大約一半購買Top Shot NFT的人并不知道他們擁有NFT——他們只是想以數字形式“擁有”那個值得收藏的體育時刻。
當擁有Top Shot NFT不僅代表收藏行為的時候,會發生什么?當擁有斯蒂芬·庫里的“時刻”就可以獲得一件簽名球衣時會發生什么?或者當擁有一個勒布朗·詹姆斯的“時刻”,就可以得到湖人隊的比賽門票?這些將是Web3的突破性時刻。
如果“NFT ”一詞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被更易理解的“數字資產”所取代,我不會感到驚訝。(話雖這么說,NFT這一詞可能已經發展得根深蒂固了。)或者最終——很久以后——我們可能只說“襯衫”或“房子”,讓上下文揭示我們是在談論實物還是數字物品。
從“易使用產品”的角度來看,更好的錢包是一個良好的起點。具有多鏈功能的直觀錢包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這一運動的發展。從“殺手級用例”的角度來看,音樂和游戲是不錯的選擇。兩者都將在2022年出現重大轉折。
2021年是Web3的重要一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大多數人仍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重要的是,這就夠了——他們不需要知道,而且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絕大多數人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在與區塊鏈互動,因為其復雜性隱蔽在美麗而熟悉的界面之下。當我們進入2022年,這就是我們要爭取的機會。
大家好,我是 Raoul Pal,Real Vision 的 CEO 和聯合創始人。今天,我將以 Global Macro Investor 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的身份與各位交流.
1900/1/1 0:00:00寫在前面 我不是一名StepN“玩”家,而是一名真摯、純粹的StepN用戶。真摯純粹在此的含義并不代表,我可以豪言即使我App內所有資產價值歸零,都會毫無波瀾地接受.
1900/1/1 0:00:00親愛的金色財經用戶: 由金色財經孵化的「金色數藏」數藏平臺,將于2022年5月17日-27日開展「520,來金色Pick你的數藏女神」活動,參與即有機會獲得神秘數字藏品.
1900/1/1 0:00:00本文梳理自 Defiance Capital 創始人 Arthur 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上的觀點,律動 BlockBeats 對其整理翻譯如下:作為 DeFi 的早期參與者和倡導者.
1900/1/1 0:00:001.?關于web3的概念、應用場景和未來發展爭議不斷;有人說它將顛覆傳統的web2世界,有人說它是龐氏的組成.
1900/1/1 0:00:00谷歌的行動,再一次提醒人們去思考,Web3 的本質是什么。谷歌的新計劃挑動著 Web3 玩家們的神經。在造價 30 億美金的總部大樓里,谷歌正式成立了其第一個 Web3 部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