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虛擬資產指數政策解讀
自去年香港政府發布 Web 3.0 愿景后,無論是傳統機構還是 Web 3.0 公司都格外關注其中的市場機遇。近期隨著香港證監會關于虛擬資產交易的監管文件正式定稿,未來值得關注的風口也愈加清晰---虛擬資產指數正是其中之一。
根據政策文件,虛擬資產數字在未來的香港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監管要求可供散戶交易的虛擬資產必須被納入至少兩個不同指數提供者推出的至少兩個獲接納的虛擬資產指數中。這意味著虛擬資產指數將成“散戶交易類資產”的主要裁判者。
為了進一步明晰哪些是合格的虛擬資產指數以及防止利益輸送問題,香港證監會明確指出:
(1)虛擬資產發行人以及交易所發行的虛擬資產指數不合格
(2)至少一個指數應符合《財務基準原則》并在傳統證券市場上發行指數經驗的公司推出。
從上述規定看,這實際上賦予了傳統金融公司一種變相的“特許經營權”---沒有被納入傳統金融公司發行指數里的虛擬資產不允許向散戶提供交易。
那么就當前市場上的虛擬資產指數而言,哪些虛擬資產有被允許向散戶提供交易的可能?根據整理市場數據,目前提供虛擬資產指數并受市場認可的機構主要有 Galaxy,21Shares,CF Benchmarks,Bitwise,Wisdomtree 和 Wilshire 六家機構。
研究:區塊鏈行業2022年到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6%:金色財經報道,市場研究平臺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研究結果預計,2022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達到了74億美元。到2027年底,區塊鏈行業預計將產生940億美元的收入。如果這些發現是準確的,那么從2022年到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66%。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Y)全球區塊鏈負責人PaulBrody表示,相信以太坊網絡將推動企業區塊鏈市場未來的最大增長。[2023/7/17 10:58:54]
其中 Galaxy 與 Bloomberg 合作發行虛擬資產指數;CF Benchmarks 發行的指數已經被廣泛運用在 CME 和 Nasdaq 上;Wilshire 作為老牌指數發行公司,目前與英國《金融時報》合作發行虛擬資產指數,因此可認為上述三家企業均為“符合《財務基準原則》并在傳統證券市場上發行指數經驗的公司”。
經整理可發現,在滿足證監會要求的情況下,目前共有 13 款加密資產可作為供散戶交易的備選資料,分別是:BTC, ETH, ADA, SOL, MATIC, DOT, LTC, AVAX, UNI, LINK, AAVE, BCH 和 CRV。
研究:美國的加密用戶對數字資產的忠誠度和信任度有所提高:金色財經報道,盡管熊市嚴重,美國的加密用戶對數字資產的忠誠度和信任度有所提高。Q2 Crypto Pulse 研究證實,加密價格波動性的增加未能抑制美國人對該資產類別的熱情。該研究涵蓋了來自 23 個國家/地區的 28,000 多名零售和機構交易員和投資者,并表明很大一部分投資者正在利用熊市,使其成為下一波大浪的跳板。大多數美國人仍然非常看好數字資產。事實上,唯一一個加密貨幣信任度下降 50% 的國家是加拿大。
其他其他國家對數字貨幣的力量表現出強烈的信心和信心,智利(69%)、巴西(77%)和墨西哥(70%)的信任度都在68%以上。僅在美國,大約 61% 的散戶投資者在第二季度投資了加密貨幣,比第一季度增長了 42%。同一組的信任評分增幅最大,從第一季度的 61% 躍升至第二季度的 73%。從機構的角度來看,近 70% 的美國投資者表示他們已向各自的客戶推薦使用加密貨幣。[2022/9/5 13:08:23]
當然,上述幣種不一定會被允許向散戶提供交易。因為可供散戶交易的資產需滿足 “交易所盡職審查+合資格的大型虛擬資產+證監會書面批準”三個條件,比如 SOL 和 BCH 目前的運營情況不甚樂觀,可能會被證監會排除在外。
研究:比特幣也有周一效應,但不同于傳統模式:研究人員分析近10年來比特幣價格數據得出結論,比特幣具有反向的周一效應。標普500等股票的周一效應表明,價格在周一比一周中其他時間都更容易下跌。而對比特幣來說情況正好相反。周一上漲幅度往往超過一周中其他時間,這一發現具有“10%的顯著性水平”。
研究人員表示,分析的實證結果表明,周一比特幣市場出現了統計上顯著的正收益,這與Perry和Mehdian在2001年發表的觀點一致,是對傳統周一效應的逆轉。他們研究2011年1月2日至2019年9月10日期間比特幣和S&P 500指數的每日收盤價。研究顯示,比特幣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現出周一效應,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現出周二和周日效應。標普500也顯示出周一效應,但沒有表現出周二效應。該研究還考察比特幣是否存在一年中的月份效應,發現比特幣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表現出5月和11月的效應。
不過尚不清楚這是否有任何預測能力,周一效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繼續適用還不清楚,但交易員們已非正式地提到這一點,他們的直覺現在得到科學證實。(Trustnodes)[2020/7/5]
表 1 虛擬資產指數發行情況
研究:印尼加密劫持和勒索軟件攻擊激增:金色財經報道,微軟的研究表明,印尼是2019年亞太地區惡意軟件遭遇率最高的國家,這表明加密劫持和勒索軟件攻擊激增。報告顯示,該地區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攻擊的遭遇率繼續保持高于平均水平。印尼在2019年的惡意軟件攻擊率為10.68%。雖然確實下降了39%,但仍比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高出兩倍。在勒索軟件攻擊方面,印尼的遭遇率目前排名第二,為14%,是其他國家或地區平均水平的2.8倍。印尼2019年的加密劫持遭遇率達到10%,是該地區甚至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2020/7/1]
(資料來源:Meta Lab)
表 2 可供零售客戶交易的備選虛擬資產
(資料來源:Meta Lab)
二、虛擬資產指數業務可行性評估
直到今日,發展虛擬資產指數業務對 Web 3.0 行業而言仍為一個新課題,主要原因在于指數業務一般建立在合規成熟的市場上,作為市場的風向標和業績基準。然而,在過去十年虛擬資產市場一直處于早期荒蠻階段,流動性好的優質資產并不多,且市場缺乏資管機構,指數業務缺乏生存的土壤。因此,盡管在過去五年間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做虛擬資產指數的創業公司,最終生存下來的始終在少數。如今伴隨香港市場的合規化,尤其是在香港監管當局將指數放在重要位置的情況下,虛擬資產指數業務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聲音 | 研究:Sovrin技術落地可期 但推廣難度較高:Sorvin是一種用于自治身份和去中心化信任的協議。這種自治身份不依賴于任何中心機構,也不能被剝奪。參考MIT Catalini教授的網絡效應-實施難度模型,Sovrin項目屬于身份認證板塊,現實世界中這是一個典型的壟斷型行業,網絡效應非常明顯。現實世界中身份認證市場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是,只有CA認證過的數字證書人們才敢信任。由于區塊鏈本身不能解決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身份對應,最后一公里問題仍然比較嚴重。TokenGazer認為,Sovrin項目在技術實施上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是尚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項目后續實施推廣的難度比較高,可能需要與政府或權威機構合作,并且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后續Sovrin項目在企業之間發展聯盟鏈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2018/11/12]
1、商業可行性分析
正如前文所言,由于虛擬資產市場的不成熟,在過去五年市場上出現的大量指數創業公司幾近消亡,生存下來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兩類:
一是在編制虛擬資產指數的基礎上發行資管產品。典型的代表如 Galaxy 與彭博就指數合作后發行了 Galaxy Crypto Index Funds;同樣的 12 Shares 發行了大量的虛擬資產 ETP。目前絕大多數有指數業務的公司均如此。
二是將虛擬資產指數與新聞資訊相結合,例如老牌指數發行公司 Wilshire與 Financial Times 合作發行的 FT Wilshire Top 5 Digital Assets Index 等指數,在《金融時報》中為讀者提供市場信息。
當然,考慮到虛擬資產逐步合規并納入傳統金融市場的趨勢,未來市場不需要眾多的虛擬資產指數,商業形態也將逐步向傳統市場靠攏,因此傳統證券市場的指數業務模式值得參考。
以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為例,目前該公司的指數業務(標準普爾道瓊斯指數)大約占其總收入的 11%,而指數收入具體有三大來源:資產掛鉤費,訂閱費,銷售版稅。
從標普的實際運營情況看,指數類業務呈現出以下三大特征:
首先,指數業務的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很高。以標普為例,在過去十年間,標普公司的指數業務保持在平均 83% 左右的毛利率和 65% 左右的營業凈利潤率,高于標普公司的合計同類指標。主要原因在于若扣除通脹因素,指數業務的成本較為固定,隨著用的客戶的增多會形成規模效應,導致成本率下降,利潤率處于高位。
圖 1 近十年標準普爾公司毛利率
(數據來源:Wind,Meta Lab)
圖 2 近十年標準普爾公司營業凈利潤率
其次,指數業務的收入增量多。在過去十年里,標準普爾的指數業務收入從 2013 年的 4.9 億美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13.4 億美元,增量不可謂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過去十多年間,全球指數基金和 ETF 規模已經從 2008 年的一萬億美元增長至 2022 年底的十萬億美元左右,與之相伴的是指數掛鉤費的增長。
圖 3 近十年標普公司收入(萬美元)
最后,指數業務的收入規模有限。根據業界估算,在傳統證券市場上的指數業務規模不超過 100 億美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標普這類的指數業務頭部公司,這主要營業收入來源也并非指數業務。從 2022 年的營收占比看,市場情報和評級業務占比超過 60%,而指數只占 11.8%。
圖 4 2022 年標普公司業務收入構成
2. 虛擬資產指數業務未來發展評估
從傳統指數業務的歷史發展看,市場指數誕生于 19 世紀下半葉(1884 年道瓊斯指數),主要作為金融指標提供市場信息,其盈利一直存在問題。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后,指數業務的商業模式才逐漸清晰:1970 年代,追蹤指數的 ETF 和共同基金產品的出現,標志著指數正式從投資基準成為投資標的,使資產掛鉤費成為可能;1993 年美國 SEC 發布的《共同基金業績和投資組合經理的披露的最終規則》生效,該文件首次要求共同基金向投資者提供特定的業績比較基準,并規定基金應當將收益與合適的證券市場指數以走勢圖形式做比較,指數也正式成為了評價基金業績的必備基準,各大資管公司開始向指數公司支付訂閱費。
可以看出,傳統證券市場上指數盈利模式的成熟,主要在于指數類資管產品的興起以及 SEC 要求提供業績基準的監管規定。在目前的虛擬資產指數業務領域,機構客戶尚不成熟,機構數量相較于指數客戶較少;指數類產品比較稀缺,主要以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為主。
基于以上現實,筆者認為未來香港地區的虛擬資產指數業務主要有三大特征:
(1)當前從事虛擬資產指數業務,需要做好未來 3-5 年該業務不盈利的準備。未來其盈利的關鍵在于虛擬資產衍生品市場是否解禁。如若衍生品市場面向公眾開放,那么指數將大概率作為衍生品的標記參考價,可向交易所或發行方收取一定的版稅。或者在衍生品市場開放后,虛擬資產領域的專業資管機構進一步增加,發行更多指數類產品。
(2)虛擬資產指數業務應當作為一種附屬業務而非主營業務。正如前文所言,歷史上擁有指數業務的公司,其主要業務也不是指數業務,而是評級業務和情報業務。
(3)虛擬資產指數業務適合傳統金融機構做而非 Web3.0 創業公司。主要原因除了前文提及 SFC 對指數提供方的資質要求外,還在于市場競爭力---企業品牌和信譽對指數業務有重要影響。舉一例:彭博和創業公司發布的虛擬資產指數,市場公信力和傳播力哪一個更強不言而喻。
當然,指數類業務是一項奉行“長期主義”的業務,從上文對標普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盡管指數業務在早期盈利困難,不過待虛擬資產市場進一步成熟后,在先發條件下容易出現“贏者通吃”的規模優勢和低成本高利潤率的現象。
金色早8點
Odaily星球日報
金色財經
Block unicorn
DAOrayaki
曼昆區塊鏈法律
作者:Jesse Myers,onrampbitcoin;編譯:金色財經xiaozou6月15日,BlackRoc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一份S-1文件.
1900/1/1 0:00:00近幾個月來,BTC銘文引起了巨大的熱議,使得BTC社區分成了兩派。而最新的升級“Recursive(遞歸)銘文”可能同樣具有爭議性,因為這項升級將允許銘文“間接地”突破4MB的區塊空間限制.
1900/1/1 0:00:00我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工作了近 20 年,并管理了許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的聯合起訴。恕我直言,一連串的指標顯示,美國司法部將提交或已經提交與幣安相關的刑事起訴書.
1900/1/1 0:00:00作者:Christine Kim 編譯:Lynn,MarsBit隨著合并和上海升級的完成,以太坊已經成功地從工作證明過渡到股權證明的共識協議.
1900/1/1 0:00:00作者:Bankless;編譯:比推BitpushNews Mary Liu在上周的監管沖擊之后,思考加密貨幣是否面臨生存威脅不是件易事.
1900/1/1 0:00:00自 2009 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圍繞加密行業的討論一直活躍,主要集中在“Money Crypto”。這包括以太坊(ETH)、萊特幣(LTC)等價格的波動,以及FTX等 CEX 的監管和法律問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