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資本seekforcapital是格物資本旗下內容大類目之一
“英國貨幣”內容系列從屬于
第一部分:不列顛島的貨幣從何而來?
第二部分:英格蘭貨幣史:三次大改革和三大歷史使命
本文為“英國貨幣”系列第三部分
格物者說:1344年,英格蘭貨幣史從銀本位時代邁入了金銀復本位時代!
1300年左右,由于歐洲的銀礦逐漸枯竭,白銀的供給難以滿足商業經濟發展對貨幣數量的需求,歐洲大陸的一些城市通過重新啟用金幣來緩解銀幣供給不足的問題。英格蘭也效仿了這一做法。
金幣引入
直到1344年,英格蘭王國才正式開始流通金幣,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銀幣完全壟斷著英格蘭的貨幣流通。
1257年,亨利三世首次嘗試將金幣引入英格蘭,當時叫做Penny金幣,然而,Penny金幣因面值定得不合理而很快被私人熔化,幾乎沒有在市面上流通過。Penny金幣以引入失敗告終。詳細閱讀:《英格蘭貨幣史:三次大改革和三大歷史使命》
▼圖:亨利三世時期發行的Penny金幣,直徑21mm,正面是亨利三世的全身像和名字,背面是長交叉的十字和分離的四朵小花,倫敦鑄幣廠,鑄幣師William。圖片來源:numista.com。
1344年,愛德華三世再次引入了金幣,當時仿鑄的新florin金幣面值定為6先令,重量為108格令,而一枚Penny銀幣的面值為1便士,重22.2格令,所以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為1:14.8,這個比價定得過高,因而florin金幣的引入也以失敗告終。
英格蘭銀行官員:數字英鎊CBDC不會可編程以避免政府控制的看法:金色財經報道,上周,英格蘭銀行 (?BofE )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CBDC?) 部門高級經理 Katie Fortune建議,?數字英鎊將不包括政府啟用的可編程功能,以避免對政府過度擴張的誤解。 Katie Fortune表示,與數字歐元一樣,數字英鎊的核心不是可編程的,但可編程性仍然可以由私營部門實施。中間有私營部門層的兩層模型可以建立在 BofE 的基礎設施之上。這樣,與最終用戶打交道的將是私營公司。這將使英國銀行能夠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支持創新。[2023/4/4 13:43:12]
▼圖:愛德華三世,英格蘭王國金雀花王朝第七位國王,1327年—1377年在位。圖片來源:TheRoyalCollection。
就在1344年同年,另一種名為“Noble”的金幣取代了florin金幣。Noble金幣面值定為6先令8便士,標準重量為138.9格令。
1346年,Noble金幣的標準重量下調至128.6格令,與此同時,Penny銀幣的標準重量也下調至20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2.44,從此Noble金幣成功進入貨幣流通中。
自1346年開始,Noble金幣、1/2Noble金幣、1/4Noble金幣便成為了英格蘭鑄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Noble金幣很快就在歐洲的國際貿易中流行起來。
▼圖:愛德華三世時期的Noble金幣、1/2Noble金幣、1/4Noble金幣。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另外,在愛德華三世時期,還成功地將大面值的Groat銀幣和HalfGroat銀幣引入到英格蘭的貨幣體系中。
Groat銀幣和HalfGroat銀幣很自然也融入到英格蘭的貨幣體系中,進一步提升貨幣流通的靈活度和便利性。此后兩個世紀,英格蘭一直都沒有引入更大面值的銀幣,直到亨利八世時期。
英格蘭銀行:加密市場未對金融穩定構成直接威脅,但仍需加強監管:7月5日消息,英格蘭銀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在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中表示,雖然加密貨幣構成的直接風險較小,但加強仍然很重要。該報告稱,加密市場的漏洞包括流動性錯配,杠桿頭寸被平倉導致價格下跌以及投資者對某些 Stablecoin 維持其掛鉤能力的信心顯著減弱等問題。雖然這些風險并未對更廣泛的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構成威脅,但它確實要求隨著行業的發展提高監管透明度。[2022/7/5 1:52:34]
▼圖:愛德華三世時期的Groat銀幣,鑄造于1361-1369年,直徑27mm,4.26克,倫敦鑄幣廠。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在愛德華三世時期,英格蘭形成了“金銀幣并存、多種面值并存”的貨幣體系,且正式從銀本位時代進入到金銀復本位制時代。
在金銀復本位制下,金鑄幣和銀鑄幣都是本位幣,都具有無限法償資格,都能自由流通、自由兌換,也都能作為價值儲藏,且都可作為記賬單位和計價標準,民眾也可以自由地將金銀條塊送到由國王控制的鑄幣廠鑄成標準的金銀幣。
其中,大面值的金幣適用于國際貿易和國內大宗商品交易,而大面值的銀幣適用于國內中等規模的商品買賣,而小面值的銀幣適用于零售貿易和工資的支付,金幣和銀幣都有多種不同的面值,且可以自由相互兌換。
金銀幣的變化
從1344年到1460年間,英格蘭的幾種金銀幣在名稱、面值和純度上一直沒怎么變動過,只是重量做過幾次調整。
到1460年代時,由于高價值金幣的逐漸使用,金幣占據了當時流通貨幣總價值的三分之二,銀幣占據三分之一。不過由于單枚金幣的價值大,因而銀幣在數量上仍比金幣要多。黃金相比于白銀更為稀缺,這先天性地決定了銀幣在數量上的優勢。
到愛德華四世第二次統治時期,又引入了一種新金幣“Angel”。Angel金幣的幣面上有一個天使屠龍的圖案,因而名稱為“Angel”,意為“天使”。
阿迪達斯將與英格蘭克勞利鎮足球俱樂部合作發行NFT:金色財經報道,阿迪達斯宣布與今年初收購英格蘭克勞利鎮足球俱樂部的美國加密貨幣投資者集團 Wagmi United 達成合作,并將為該球隊創建 NFT,球迷可以收集這些 NFT 來從阿迪達斯獲得實體和數字商品。克勞利鎮足球俱樂部首批 NFT 將于 7 月 6 日首發,該系列與阿迪達斯合作設計和生產,NFT 持有者將能對克勞利鎮俱樂部面臨的關鍵問題和未來發展進行投票。(sporttechie)[2022/7/1 1:43:14]
Angel金幣的面值和此前的Noble金幣一樣,同為6先令8便士,純度也非常高,達99%以上,但是重量下降至80格令。Angel金幣發行后,逐漸取代了Noble金幣。此后歷任英格蘭國王都發行Angel金幣,還有1/2Angel和1/4Angel金幣,一直延續到查理一世時期。
▼圖:愛德華四世時期發行的Angel金幣,直徑約30毫米,重約5.14克,相比于Noble金幣,直徑要小,重量也更輕,但更厚。幣面正面是天使StMichael屠龍的圖案,背面是一艘船的圖案,還有一個十字架。圖片來源:vcoins.com。
1485年,亨利七世入主英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統治英格蘭王國及其屬土周圍地區,開創了都鐸王朝。亨利七世是英格蘭王國都鐸王朝的首任國王。
1489年,亨利七世首次鑄造了面值為20先令的金幣“sovereign”,這是英格蘭貨幣史上最早嘗試鑄造面值剛好為“1英鎊”的鑄幣。Sovereign金幣標準重量240格令,高純度95.8%。Sovereign金幣的重量和面值都是Angel金幣的三倍。此后,Sovereign金幣和Angel金幣并行流通。
亨利七世時期發行的Sovereign金幣共有五種不同的樣式,不過重量和純度一直保持著高標準,在歐洲大陸非常受歡迎。
▼圖:亨利七世時期發行的sovereign金幣,鑄造于1502-1504年,直徑約42mm,重15.4克,幣面正面是亨利七世的全身像,背面是都鐸王朝的徽記“都鐸玫瑰”。都鐸王朝時期,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因而幣面設計非常精美,有較高藝術價值。圖片來源:vcoins.com。
英格蘭銀行董事:穩定幣是數字支付領域的下一個重要內容:8月23日消息,英格蘭銀行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執行董事Christina Segal Knowles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表示,穩定幣可以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作用,這是數字支付領域的下一個重要內容,其核心是穩定性。(Timesofindia)[2021/8/23 22:31:46]
1526年,亨利八世的寵臣沃爾西主持了一次貨幣重鑄。在這次重鑄中,將Sovereign金幣和Angel金幣按照原來的重量和純度重鑄,但Angel金幣面值從原來的6先令8便士上調至7先令6便士,Sovereign金幣面值從原來的20先令上調至22先令6便士。
同時,這次重鑄還引入了新金幣“George-Noble”,以及Crown金幣和HalfCrown金幣。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George-Noble金幣。正面是St.George騎馬用長矛屠龍圖像,背面是一艘船、都鐸王朝的徽記“都鐸玫瑰”和十字架、有“H”、“K”兩個字母。George-Noble金幣從1526年開始鑄造,到1544年后就沒有鑄造了。圖片來源:vcoins.com。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Crown金幣,正面是王冠和“都鐸玫瑰”,背面是王冠和英格蘭的盾徽,Crown意即“王冠”。圖片來源:wikipedia.com。
15世紀下半期至16世紀上半期,英格蘭的貨幣體系除了引入新金幣,還引入了多種面值的新銀幣,包括:Shilling銀幣、Crown銀幣、sixpence銀幣、threepence銀幣。
英格蘭銀行發布論文 概述三種不同的央行加密貨幣模型:據ethnews消息,5月18日,英格蘭銀行發布了一份工作論文,概述了其正在探索的三種不同的央行加密貨幣(CBDC)模型。第一種CBDC模型被稱為金融機構訪問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保險公司和支票兌現業務)將可以訪問中央銀行的銀行賬戶,可從央行購買,出售,出借和交易CBDC以換取合格的資產(包括紙幣);第二種模式被稱為金融機構加CBDC支持的窄銀行準入模式,與第一種模式非常相似,只有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才有權使用CBDC。不同之處在于,非銀行金融機構將允許客戶使用紙幣購買和銷售“間接的中央銀行加密貨幣”(iCBDC)。根據該文件,iCBDC可能與CBDC的功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第三種模式被稱為經濟全面訪問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參與經濟的個人消費者及大型商業銀行都可以訪問中央銀行的CBDC賬戶。但是,只有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CBDC交易所才能被允許直接與中央銀行交易CBDC。家庭和企業將被要求使用CBDC交易所將CBDC兌換成法定貨幣,反之亦然。[2018/5/23]
在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在位時期,都試驗性的發行了面值為“12便士”的銀幣“Testoon”,Testoon銀幣鑄造量很少,很少進入流通中,幣面設計上和Groat銀幣、Penny銀幣類似,不過要更大、更重。
到了愛德華六世時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且廣泛流通的面值1先令的Shilling銀幣,從此,英格蘭正式開始流通Shilling銀幣。Shilling銀幣最早于1549年4月開始鑄造,最初時發行量非常大。
▼圖:亨利八世時期發行的Testoon銀幣,鑄造于1544-1547年,7.40克,正面是亨利八世國王圖像,背面是王冠和都鐸玫瑰。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圖:愛德華六世時期發行的Shilling銀幣,正面是愛德華六世胸像,背面是長十字和英格蘭盾徽,重6.15克。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1551年10月,愛德華六世統治時期的第六次貨幣重鑄,提高了金銀幣的純度,同時又引入了三種新銀幣:Crown銀幣、sixpence銀幣、threepence銀幣。Crown銀幣是英格蘭貨幣史上面值最大的銀幣。
▼圖:愛德華六世時期的Crown銀幣,正面是國王騎馬像,且有刻有鑄造時期“1551”,背面是長十字和英格蘭盾徽,鑄造十分精整。當時Crown銀幣的標準重量為480格令,標準成色92.4%,下面這枚重30.83克,成色也很足。圖片來源:coinarchives.com。
在英格蘭王國都鐸王朝時期,尤其是1544年-1551年“都鐸貨幣大貶值”期間,金幣和銀幣在面值、重量、純度、幣面設計上發生了頻繁的變動,貨幣流通較為混亂。但其間,仍有一些進步性變化:
首先,鑄幣的幣面設計更加精致優美,這主要受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在愛德華六世時期,鑄幣上還出現了鑄造日期,這在英格蘭歷史上是首次。
其次,鑄幣的面值進一步豐富多樣,基本能滿足各種額度的交易需求。
最后,國王強化了對鑄幣廠的直接控制。1544年是“都鐸大貶值”開端,當時亨利八世國王設立了財政官和副財政官控制和管理鑄幣廠,并對任何利潤和花費進行記錄。財政官和副財政官直接向國王報告、負責。同時,嚴懲鑄幣廠官員的各種違法行為,如利用職權之便偽造鑄幣合同或鑄幣廠記錄,以謀取私利。此外,鑄幣廠的官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以領取薪水的方式獲得收入。
都鐸王朝時期,是英格蘭從中世紀向近代轉型的過渡時期,在英格蘭貨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正是在此期間,金銀復本位的弊端開始凸顯,而弊端的核心問題就是金銀的法定兌換率設定是否合理。
金銀兌換率
在金銀復本位制下,貨幣體系穩固的關鍵在于設定合理的金銀兌換比率,讓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與市場兌換比率相符合。一旦法定兌換比率偏離市場兌換比率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金幣和銀幣之間的套利機會,從而破壞貨幣體系正常運轉。
舉個例子:
現有1磅純金和1磅純銀,鑄幣廠用1磅純金鑄造了10枚金幣,每枚金幣面值10先令,用1磅純銀鑄造了100枚銀幣,每枚銀幣面值1便士。那么這1磅純金的面值總和就是10*120=1200便士,而1磅純銀的面值總和就是100*1=100便士,那么1磅純金的法定價值就是1磅純銀法定價值的12倍,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為1:12。
但是市場上的金銀兌換比率并非如此,并不是統治者決定的,而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是隨時期波動的。若金銀的市場兌比為1:14,那么鑄幣廠對黃金的價值就定得過低,人們就不會把黃金送到鑄幣廠鑄成金幣,反而會把白銀送到鑄幣廠換成金幣,導致鑄幣廠的黃金持續流失,直到枯竭無法鑄金幣;而市面上的金幣則可能被投機炒作,或者被熔化私藏,或者被出口到國外,最終導致流通中的金幣漸漸消跡,只剩銀幣。
反過來,若金銀的市場兌比為1:10,那么鑄幣廠對黃金的價值就定得過高,最終導致鑄幣廠白銀持續流失,市面上的銀幣漸漸消跡,只剩金幣。
自1344年進入金銀復本位制以后,英格蘭王室通過設定鑄幣廠的金幣和銀幣的“重量、純度或成色、面值“,從而確定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
1344年時,愛德華三世將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設為1:14.8;1346年,調整為1:12.44。
到1351年時,Noble金幣重量標準再次下調至120格令,而Penny銀幣的重量標準也降低至18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定為1:12,這一比率此后維持了約六十年。
1412年,Penny銀幣重量標準降至15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0。
1464年,Penny銀幣重量標準再降至12格令,Noble金幣的重量也調整至80格令,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2。另外,此后約八十年里,Penny銀幣12格令的重量標準一直未變,1:12的法定兌比也一直未變。
1526年,金銀幣的衡制發生變化。鑄幣廠改變了金銀幣的度量衡標準,從原先的塔磅制改為了金衡磅制,1塔磅為5400格令,而1金衡磅為5760格令。同時,Penny銀幣重量標準從12格令降為10.67格令,同時也對金幣的面值做了調整,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變為1:11.44。
從1544年到1551年,英格蘭貨幣史經歷了著名的“都鐸大貶值”,在此期間,金幣和銀幣的標準重量、成色、面值都發生過變化,金銀的法定兌換比率也頻繁變動,且波動非常大。
▼圖:Penny銀幣重量、含銀量和金銀法定兌換比率變化:1344-1553年。制圖丨格物·資本。
“都鐸大貶值”期間,金銀法定兌換比率不合理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法定兌換率一度出現了極度扭曲,達到1:2.06,這對黃金是極度的低估,這已經嚴重偏離了市場兌換率,破壞了金銀復本位的正常運轉,擾亂貨幣體系正常運轉。
“都鐸大貶值”期間及之后,英格蘭貨幣流通仍經歷了十多年的混亂局面,最終在1560-1561年時重新回到了正軌。
不過,到17世紀下半葉時,金銀法定兌換率問題這一“先天性頑疾”再度發力,直接摧毀了金銀復本位,為金本位的到來埋下伏筆。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JohnF.Chown(英),李廣乾譯,商務印書館,2002
《權力的象征:改變世界的10種貨幣》,ThomasHockenhull,王樹良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7.4
論近代英國金本位制度的形成,陳梁,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英國貨幣制度與經濟增長,肖建光,碩士學位論文,2007.5
中世紀英國貨幣治理問題初探——基于英王貨幣政策的考察,崔洪健,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12月第16卷第6期
英國中世紀錢幣,絲路幣語,騰訊網,2018.1.27
版權聲明
本百家號“格物資本”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圖片、漫畫、音頻、視頻等,其版權均歸屬于本號及其運營者,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修改或發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所謂的“共享經濟”,也被稱為“協同消費”,實際上可以摧毀像資本主義這樣幾十年前的經濟體系。人們不能否認,自工業化文明突出以來,共享經濟一直是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商業模式,以及它對傳統的“生產者-.
1900/1/1 0:00:00“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仍在刷屏。為了完成這張特寫,科學家們調動了全球從兩極到赤道共8個天文臺的力量進行圖片數據拍攝,之后,又有來自全球的62家科研機構共同參與了照片的合成.
1900/1/1 0:00:00關于量子計算機與比特幣的話題,此前我們有過探討,但并沒有深入討論過其對比特幣造成的具體影響。近日,比特幣core軟件維護者PieterWuille連發數條推文深入談論了這一話題,他寫道: Pie.
1900/1/1 0:00:00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我有個幣圈的朋友,去年和我聊買二環哪個樓盤。今天我們晚飯的時候偶然相遇,他對我說:您好,這是您的外賣.
1900/1/1 0:00:00作為一款買斷制游戲,minecraft的游戲內虛擬物品無法像《魔獸世界》一樣進行線上交易,所以想要在MC內搬磚賺錢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1900/1/1 0:00:00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創造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要為世界經濟發展把握正確方向,為國際社會找到有效治理思路,同舟共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