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什么是開放藝術?》
開放藝術是一種依托密碼學、分布式賬本、分布式存儲等技術,以創作、流通、收藏等領域的開放為特點的數字藝術。
相較于傳統的實體藝術品,開放藝術具有產權明確、可溯源與流通性強的優勢。此外,通過引入更具開放性的價值發現機制和交互功能,開放藝術擁有更多的潛在藏家與更為豐富的收藏體驗。
我們將從創作、市場、收藏三個方面淺述對開放藝術的思考。
一種大膽的設想:超越藝術史
作為一種新的藝術范式,開放藝術其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要以打破藝術史式的發展眼光來思考藝術作品。
藝術史所采取的分析思路,是以一種基于時間先后關系的發展視角去審視藝術品。發展到現在,這樣的分析產生了一個明顯的弊端——讓藝術品被矮化為了時代的標本和參考。它為某些缺乏生命力的所謂「藝術品」找到了被推崇的合理性,阻止公眾以自己的感受去評價藝術品。
俄羅斯經濟學家:無論央行采取什么行動,加密貨幣都不會被完全消滅:金色財經報道,俄羅斯著名的經濟學家Nikita Maslennikov認為,中央銀行最終將決定加密貨幣的命運,即使他們目前沒有“優先考慮”對該行業的監管。加密貨幣監管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問題。然而,中央銀行不認為加密貨幣監管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俄羅斯和中國都對加密貨幣采取了“更強硬的立場”。中國已禁止大多數與加密相關的活動,包括采礦和交易加密貨幣。俄羅斯中央銀行也提議全面禁止,盡管其他政府機構采取了更先進的方法。而美國迄今為止采取了更溫和的監管方式。盡管如此,加密貨幣的未來仍與中央銀行對市場的監管有關。
Maslennikov聲稱,無論央行行長采取什么行動,加密貨幣都不會被完全消滅。他表示,人們對“風險和投機”的胃口將確保加密貨幣以某種形式存在。[2023/2/21 12:19:42]
而在開放藝術中,所有無關于作品本身的預設立場被通通摒棄。傳統不意味著陳舊,而現代也不代表著先進,任何風格都被「靜置」為表現的手段。一切為內容服務,為表達服務。
Tone Vays:數字美元提案與當前系統沒什么不同:金色財經報道,加密貨幣交易員Tone Vays表示,美國的數字美元提案與當前的系統沒有什么不同,沒有什么技術上的新東西。唯一的區別是,這就像是美聯儲的通行證,好像美聯儲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公民將直接從美聯儲而不是私人銀行獲得資金。[2020/3/26]
同樣地,為了服務于表達,開放藝術的呈現形式自由而多樣:它可以是繪畫、音樂、視頻,也可以是文檔,甚至是種種形式的結合。一切能被數字化的表現手段,都可以囊括在開放藝術之內。而在題材上,開放藝術也將呈現出高度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它不僅可以是安放在富人豪宅中的電子畫像,也可以是一段膾炙人口的視頻、一部爆款網文、一幅同人作品……
創作者的開放
基于這一理念,藝術家的身份也獲得解放。在開放藝術中,不預設學院派與大眾派的分野,不區別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分歧。專業與業余,女性與男性,甚至是人與AI,一切的身份標簽都被抹去。藝術家被「創作和表達」統合在一個場域之內,一切由作品本身說話。
Game.com徐樂:現在誰都定義不了什么是區塊鏈游戲:2017年,徐樂以1億元的價格拿下了Game.com的域名,搭建了名為“樂樂”的游戲平臺。近期,Game.com陸續上線了區塊鏈相關的游戲業務。關于區塊鏈游戲應該是什么形態,徐樂認為“大家都被以太貓誤導了”。在他看來區塊鏈游戲“不是游戲跑在鏈上合約上,也不是同時發幣”,區塊鏈游戲是一種設計游戲的新思想。以太坊養貓的游戲思想有邏輯問題,但是個很好的思想的開始。[2018/5/1]
我們尤其要強調開放藝術對AI的接納與包容。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AI已經「入侵」了藝術圈,AI協作的藝術創作也引起了藝術界的廣泛爭議。我們認為,這股潮流是不可避免的、無法阻止的。因此,與其不斷放大它的消極面,不如闡釋它的積極面。
AI可以實現一件作品跨風格體裁的轉化,也可以基于對某一畫家風格的「學習」而創作「偽作」……某種程度上,AI實現了拋開藝術史發展敘事的、針對時間的「縱向開放」,同時也更進一步打破了藝術創作風格界限與體裁藩籬,實現「橫向開放」。對于AI創作,我們翹首以盼并樂見其成。
蔡文勝:我為什么看好區塊鏈?:今日凌晨,知名投資人隆領資本蔡文勝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社群內分享觀點,整理如下:1.區塊鏈是一場大變革,目前只有小部分人先知先覺。 2.區塊鏈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但泡沫剛剛開始,同時也能助推技術革命。 3.現在進場比特幣仍是先行者,最后觀望者進場才是韭菜。 4.區塊鏈代表未來,投資區塊鏈就是投資價值。 5.目前政策是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的。 6.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一天不學習就會落后。 7.未來會繼續分叉,但最終只會留存幾個主鏈,形成基礎貨幣;但應用數字貨幣不會比基礎貨幣價值低。 8.區塊鏈不是互聯網的升級版本,不單是技術的創新,更是商業邏輯的改革。 9.區塊鏈可參考互聯網的發展路線,從基礎設施、工具軟件,到最后和傳統行業結合。[2018/2/19]
總而言之,對「什么是藝術」這一問題,開放藝術在創作理念上采取的是一種開放性回答。開放藝術不對作者和作品進行任何預設,只對其原創性做要求。在開放藝術運動中,創作者失去的只有枷鎖,而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藝術品市場的開放
得益于區塊鏈領域NFT技術的出現,開放藝術能夠構建一個比傳統藝術領域更為開放的交易市場。如果沒有牢固的產權關系,一件電子藝術品的流通只能伴隨著任意地復制與不可阻擋地貶值;而NFT的產權,則被由分布式賬簿技術所產生的持續而機械性的共識牢固確認了。正基于此,每一件開放藝術品的獨一無二性才得以在技術上成立從而變得顛撲不破,進而為開放性市場奠定基礎。
盡管技術解決了許多原本存在于交易過程中的問題,我們仍需要更為豐富的價格發現機制來與之配套。目前的「限量多版」、「分圖層售賣」等模式是非常好的嘗試,它們使一件作品同時為多人持有成為了可能,我們試圖沿著這些思路繼續。
上面提到的兩種模式是對藝術品基于實體的有限分割,那么能否更進一步,對藝術品進行無限而抽象的分割呢?換言之,我們希望找到一系列更開放的價格發現機制,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開放藝術品的市場中來。
對此,我們構想了三種藝術品售賣原型:
添柴式
無損式
尺棰式
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具體闡述這三種機制的流程和原理,他們雖然各有特點,但都依賴對藝術品股權式的分割,其應用的場景僅限于作品上鏈后的第一次售賣,而在以此為基礎的開放藝術品二級市場中,玩法只會更為多樣與有趣。
藏家的開放
在實現創作與市場的開放后,收藏活動的開放性便有了物質前提。作品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市場中流通,使一件作品被多人同時持有變為可能。而基于我們設想的新的「初售」方式,藏家的門檻也得以大大降低。一個在傳統藝術品市場中暫時不具有較強叫價能力,卻對某件作品抱有極大熱愛的人,仍能成為一件開放藝術品的藏家。
而在收藏活動中,我們需要找到更多藏家與作品交互的手段,發現更多的「非財產性權利」,以適應藝術品本身「財產性權利」的變遷。舊有的交互模式所依托的是作品具象的某一部分,而這種交互的前提在開放藝術中已不復存在了。換言之,發現新的與藝術品交互的手段,既是開放藝術本身的追求,也是新的市場與產權模式所提出的要求。
這種新的交互方式,一方面要帶給藏家以作品的歸屬感,另一方面還需要具有差異性以與產權的差異相匹配,同時還不能破壞作品本身的整體性。
我們認為,基于作品可編程性而來的「電子題跋」與「電子印鑒」是一個很好的思路。題跋印鑒是中國文化圈所獨有的藏家與藏品交互的方式。題跋是指藏家在原作留白處或另附一紙題寫的品評與感悟,印鑒則是藏家藝術化的個人符號,它們都是對原作內容的擴展。
在我們的設想中,每一位藏家都擁有「電子題跋權」與「電子鈐印權」,但這些題跋與印鑒的呈現則是根據藏家持有的股份比而具有差異的。
這些來自于藏家的題跋印鑒,將一如在中國傳統中所表現的那樣,為作品的溯源與傳承提供可視化的呈現,同時也豐富了作品的內容,以「二次創作」的形式暗合著開放藝術的主題。伴隨著題跋功能,藏家也以藏品為核心凝結成一個一個的小社區——或者說,一件開放藝術品由于具有了題跋功能,它本身也就成為了一個社區。
進一步需要討論的細節是:題跋的形式可以是哪些?來源不一數量繁多的「收藏痕跡」如何與原作進行有效的結合以實現更有效的最終呈現?這些仍需要我們做進一步的思考。
去中心化金融的日益繁榮為加密貨幣領域帶來了新的關注和信心,DeFi協議上鎖定的總價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10億美元增加到590億美元,其中頭部的前5個平臺占據243.3億美元.
1900/1/1 0:00:00NFT實在太火了。隨便看幾條新聞吧。在英國拍賣行佳士得舉辦的拍賣會上,超現實藝術家Beeple創作的NFT藝術作品目前的出價高達1325萬美元,競標次數達165次,距離拍賣結束還剩約14個小時.
1900/1/1 0:00:00假設我們有兩種rollup解決方案A和B,Alice想要用rollupA上一定數量的代幣來換取rollupB上同樣的代幣.
1900/1/1 0:00:00如何破解區塊鏈人才的結構性問題? 鏈新 剛剛 23 在區塊鏈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正面臨人才供不應求、結構性短缺等問題.
1900/1/1 0:00:00佳士得拍賣行有史以來第一份NFT作品拍賣將于3月11日結束,目前出價已近5500枚ETH,價值已超千萬美元。佳士得成立于1766年英國倫敦,據稱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品拍賣行.
1900/1/1 0:00:00根據歐易OKEx交易大數據,BTC合約多空持倉人數比為1.12,市場做多人數占據優勢;季度合約基差在650美元上方,永續合約資金費率為正,交割及永續合約持倉總量為25.4億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