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會成本上說,加密世界確定性最強的BTC是你買任何一個幣種的“機會成本”。
昨天統計了下自312以來的資產收益率,由于在DeFi熱潮中算是抓住了幾次機遇,對這次收益統計比較有自信。312期間,我在交易所的代幣總資產暴跌至2萬元上下,這是在沒有任何杠桿的情況下。昨天把各交易所的資產統算一遍,9萬出頭。
4倍多的收益率是不是感覺還可以,而比特幣從312到近期高點3倍出頭,勉強跑過了比特幣,但對比這幾個月以來,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DeFi,且承擔了遠高于買BTC的風險,到頭來卻只是跑贏了BTC一丟丟而已,這是一個性價比超低的結果。主要原因是籌碼分散+頻繁換倉,這部分后文會細細聊。
DJ明星Steve Aoki:曾用65 ETH買入一件CryptoPunk并以300枚ETH賣出:9月7日消息,全球百大DJ明星Steve Aoki發推稱:“我最初用65枚ETH買了一件CryptoPunk,三周后又以300枚ETH賣掉了它。這是我首次出售NFT,之后我用所有獲利買了更多NFT。在我看來,我只是在為未來投資。”[2021/9/7 23:07:05]
大家也不妨算算,從312以來,無論是否參與DeFi,都要算一筆賬,自312以來,你的總收益率與比特幣漲幅差距有多大?
一、BTC是任何幣種的“機會成本”
BTC作為加密世界的老大,確定性和共識是最強的,如果說讓你選擇一個毫不費心,買了就可以安心睡大覺的幣種,唯一的選項只有BTC。
聲音 | 區塊鏈研究所聯合創始人:Libra是一件好事情,希望它能夠推出:區塊鏈研究所聯合創始人Alex Tapscott合著和編輯的《金融服務業的革命(Financial Services Revolution)》一書開篇提到Facebook的Libra項目。“(2019年6月)的公告震撼了許多大機構,從銀行和大型科技公司,到世界各地的政府和轉賬服務機構。”針對Visa等部分成員退出Libra協會、并且正面臨美國的監管不利因素等情況,Tapscott向Cointelegraph表示,\"總的來說,Libra是一件好事情,我希望它能推出。\"(Cointelegraph)[2020/2/24]
買任何幣種之前,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幣能跑贏BTC嗎?如果不能,我為毛不買BTC在家睡大覺呢。這里就要提及兩個概念:會計成本、機會成本。
聲音 | 慢霧余弦:壓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意義的事 對主網進化有正面作用:針對BSV網絡昨晚出現210MB大小區塊,慢霧余弦發文表示,公鏈主網的發展,一定是進化的發展,這對接入主網的節點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大趨勢都是如此。當然如果節點在這方面跟不上,短期來說確實會造成一些不穩定性困擾,但長期來說,如果這是一條價值公鏈,這些節點都會跟上。壓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意義的事,任何人都可以做,包括作惡者,這是任何一條鏈都無法逃避的事實,壓測對主網的進化是個很正面的事,哪怕這個過程可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擾。
今早消息,慢霧團隊曾評價BSV內測事件稱,客觀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壓測,壓測持續了約2小時(2000~23:00),未造成區塊回滾,且不影響正常交易。這次的壓測,我們也暫無收到合作的各大交易所的異常反饋,比起對上一次4月份的BSV“壓測”反應來看,這次要溫和多了。看得出整個BSV生態對這次“壓測”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2019/8/4]
我們買入一個幣種,花了1萬元,就認為成本是1萬元,這便是會計成本,幾乎所有人都是用會計成本。
聲音 | 聯邦快遞CIO: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運輸并不是一件壞事:據computerworld報道,聯邦快遞(FedEx)首席信息官(CIO)Rob Carter 在一次小組討論表示,“我們不是一個推動更多監管控制的組織,但有時監管授權和推動可能非常有用。”其認為,強制執行區塊鏈標準將有助于海關和邊境官員建立一個監管鏈,更好地跟蹤貨物的來源,使其能夠識別并阻止諸如非法藥物和假冒醫療器械等進口商品。同時,其還談到,隨著國際援助計劃的推進,大量信息在流動,而區塊鏈技術的運用能將把所有這些整合在一起。”[2019/4/26]
而在投資中,你不可能只有一個投資選項。經濟學中有個思考原點,即資源是有限的,同一時間,一筆錢買了A幣種,就不能買B幣種,那么B幣種未來的漲幅就是你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的“成本”,這便是機會成本,也就是選擇的成本。
BTC作為共識最強的幣種,確定性最強,那么你買的任何其他幣種,都要跟BTC比,而不是跟你投入的本金比。因此,你選擇的其他幣必須要比BTC有更高的預期收益率,如此一算,每筆投資的機會成本是極其高昂的。
二、頻繁換倉的“賣出機會成本”
買入有機會成本,賣出同樣也有,尤其是當下的行情,機會成本讓人拍斷大腿。
以我個人近期操作為例,我在買入點的切入能力比較強,埋伏中了不少暴漲的DeFi幣種。一旦漲了2-3倍,我的心態開始變了,急于賣出從底部漲上來的幣種,繼續埋伏下一個未漲的幣,從而不斷復制這種打法。自從BAND暴漲后,我開始反思這種打法。
BAND最近有多猛就不能說了,我是7月5日在BAND1.14刀買入了,7月14日BAND漲到了2刀,不到10天就一倍的收益率,我很滿足就賣了,跑去埋伏其他幣。最后BAND一路漲到了17.8刀,相比1刀的價位漲了近18倍,我埋伏的其他雖然也漲了,但遠不及BAND的漲幅。
很多人也都犯了類似的錯誤,明明自己買入了板塊中最強勢的幣,各路資金一致性預期最強的幣,結果半道換倉,跑去玩補漲幣,而補漲幣之所以是補漲幣,往往都有硬傷,持續力其實遠不及強勢幣。
因此,在牛市初期階段,換倉失敗的概率其實非常高。率先上漲的強勢幣,看上去漲了很多,但往往是基本面發生較大的反轉,估值反而越漲越低,越漲越安全。
這也是人性弱點之一,在上漲中的壓力其實遠遠大于下跌時的套牢,說好的拿住100倍,結果幾倍就恐高了。賣出等回調,結果越漲越猛,最后憋不住了,接了最后一棒。賣賺錢的幣一時爽,但潛在的機會成本足以讓你錯失整個牛市。
三、談收益率,不談倉位就是耍流氓
回顧DeFi這次機會,總倉位盈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籌碼分散,這個幣買一點,那個幣買一點,曬收益的都是4-5倍,最后綜合收益卻只是勉強跑贏BTC。籌碼過于分散,一是想分散風險,二是想抓住更多的機會。盈利結果說明一切,這種操作思路顯然是失敗的。
查理芒格其實早就說過這個問題,好機會必須重倉,巴菲特自己說在其投資中,如果刨除幾個重倉獲利的盈利以外,其他的都是笑話。
我一直堅持“積小勝為大勝”的思路,現在看來,任何交易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運氣成分,不可能在所有的交易中都勝出,甚至可以說在博弈狀態下,更多的是55開的勝率。但如果發現很好的機會時,就應該重倉,這才是盈利的根本。
俗話說“大力出奇跡”,牛市最經典的玩法是強勢板塊+集中火力,但是重倉必須要有良好的發現機會的能力,機會來臨時,“勇氣”才能讓你重倉。
最后,幣圈永遠有一個殘酷的定律,9層以上的人注定連BTC都跑不贏,DeFi會迎來新的一波財富效應,但能抓住并笑到最后只能是極少數人,這就是事實,這就是規律,主宰了無數人的命運,主宰了加密歷史的演繹。
?
8月22日,CFTC公布了最新一期的CME比特幣期貨周報,最新統計周期前半段時間BTC走出了一波快速反彈,不過在統計周期收尾階段行情快速回落并回吐了此前的近半數漲幅.
1900/1/1 0:00:00本文來源:技術瑣話,編譯:石濤聲,原題《Web3的三次革命》本文是根據谷歌的產品設計師TonyAubé在WAQ2019上演講的文字版整理而成.
1900/1/1 0:00:00資產管理巨頭富達旗下經紀交易商FidelityBrokerageServices計劃推出比特幣指數基金.
1900/1/1 0:00:00據TheBlock8月26日報道,去中心化金融移動應用Frontier宣布,在種子輪中完成185萬美元私募融資.
1900/1/1 0:00:008月23日,共享新機遇——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暨新基建礦業峰會進入第二日議程。大會由成都市新經濟委、成都市科技局及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政府指導,由成都市成華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成都市成華區投促局.
1900/1/1 0:00:00撰文:沈波,分布式資本合伙人隨著2019年以來DeFi在區塊鏈行業爆發,開放金融逐漸成為人們密切關注和討論的話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