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雙循環格局
經濟雙循環是大熱的話題。
當前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
雙循環是發展的新格局,是未來長期發展的主旋律。
首先來舉例,什么是內外循環。
簡單來說,中國人自己產的國貨,賣給了中國人,這就是內循環。
如果賣到了國外,這就是外循環。
從國內來看,盡管同樣受到疫情沖擊,但經濟基本盤未變、發展空間仍然巨大、國內經濟政策仍大有可為。
觀點:如今的加密行業高度集中,帶有“殖民思維”:3月21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德蒙福特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學學院的研究員Catherine Flick認為,在少數大人物的技術官僚治理下,互聯網已經演變成一個高度集中的網絡。Flick同時也認為加密行業有一種“殖民思維”,權力集中在少數依賴廉價勞動力的人手中。
她解釋說,一些杰出的藝術家創造了一些業內炙手可熱的NFT藏品,但他們沒有得到公平的補償。例如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系列背后的首席藝術家,據稱她的作品未獲得公平的報酬。
Flick進一步指出,去中心化意味著沒有單獨的個人或公司掌握控制權。但現在的情況并非如此,因為似乎出現了“如此多理論上去中心化但實際上重新中心化的事例”。例如,BAYC背后公司Yuga Labs從Larva Labs手中收購了CryptoPunks和Meebits藏品。(Zycrypto)[2022/3/21 14:09:34]
特別是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國家經濟政策能夠起到很強的引導的作用。
觀點:強化信息技術支撐 讓區塊鏈更好賦能數字社會建設:《科技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區塊鏈是構建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之一,也被視為新型基礎設施,可以通過構建新的信任機制,大幅拓展信息技術的基礎功能以及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進入區塊鏈3.0時代,其去中心化和數據防偽功能開始在醫療、司法、物流、電子政務等眾多領域受到重視。文章進一步指出,區塊鏈加速與5G、云計算等前沿技術融合,必將進一步拓展其賦能領域,提升其賦能水平。除了拓展區塊鏈的賦能領域,新基建還將進一步提升區塊鏈的賦能水平。文章還指出,區塊鏈技術要突破瓶頸,首先,要重視技術協同、生態融合,推動技術群構建;其次,要破除數據壁壘,推動數據確權和流通;最后,要進一步強化安全保護,重視技術防護和立法規范。[2020/8/7]
但是國內也存在突出的結構問題,需要“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促進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
觀點:“新基建”以產業作為賦能對象不斷催生“區塊鏈+”等眾多新業態:7月21日消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表示,“新基建”以產業作為賦能對象,依托算力、數據和通信網絡的技術升級不斷催生“互聯網+”“AI+”“區塊鏈+”等眾多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場景,為后疫情時代內需市場拉動、產業新興增長點培育和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騰訊新聞)[2020/7/21]
這樣才有利于經濟循環的速度和效率,讓經濟充滿勃勃生機。
?2???新基建正當時
觀點:此次挖礦難度調整是10年來最小百分比變化之一:比特幣網絡在7月1日凌晨將其挖礦難度調整為15.7842T,較6月17日設定的15.7847T的難度水平僅下降0.0033%。這個百分比變化很小,四舍五入約為零,這次比特幣的挖礦難度調整也是10年來最小的百分比變化之一。(Coindesk)[2020/7/1]
提到雙循環,就不得不談基建。
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推動經濟發展,吸收產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本身就能刺激經濟。
基礎設施建設好以后,也能為經濟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構建高標準的市場體系。
在傳統觀點中,基礎設施主要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工程設施,是用于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條件。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或者水利樞紐工程。
過去數十年里,基礎設施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提升生產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模式的不斷進化升級,原有基礎設施開始難以滿足社會高效運作的需求,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
然而搭建了新基建,能讓技術進一步融合,滿足社會高效發展,同時以技術拉動經濟發展。
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相比傳統基建,科技創新驅動、數字化、信息網絡這三個要素是所有關于新基建認知中的最大公約數,也是中國下一步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
而雙循環,也是需要基于科技創新驅動、數字化、網絡信息才能打通支撐科技強國的全流程創新鏈條,才能多措并舉刺激消費、促進就業、提高保障,加快形成紡錘形收入分配格局,疏通國內大循環,以高水平開放助推國際經濟大循環。
?3???區塊鏈——經濟雙循環的重要技術支撐
區塊鏈作為新基建的成員之一,通過透明和可信規則,構建難以偽造、難以篡改和可追溯的塊鏈式數據結構,在信任自治機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互聯網底層邏輯進行了革新,構建了“以計算存儲為核心”的未來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成為了新一代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在工業互聯網、民生、金融、供應鏈等領域均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可以預見,在經濟新格局中,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基建將有望發揮關鍵性作用,而區塊鏈,無疑會成為我國經濟內外雙循環的重要技術支撐。
特別是當前區塊鏈發展已逐步在和產業進行融合,賦能實體產業,產業區塊鏈將是未來國內區塊鏈最大的落地方向。
產業區塊鏈的核心在于通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產業發展中各方數據的信任存儲和共享,打破數據孤島,增加各方合作信任,提高效率,從而降本增效。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產業區塊鏈也是要為商業目的服務,增效降本的本質就是要做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節省人力成本或者財力成本,推動雙經濟發展。
總之,區塊鏈應用預計能提高各類要素的市場配置化能力,在鞏固經濟基本面韌性的同時,將加速中國經濟雙循環。
?4??后記
說到底,區塊鏈還是需要發揮出它的技術優勢,和其它高新技術融合發展,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通過技術帶來更多的經濟場景,疏通經濟循環,為經濟雙循環做出應盡之力,推動我國經濟內外轉型。
近兩周來,ETH幣價大漲78%,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牛市發動機”。比特幣也在7月份突破1W美元大關,經歷了一波高位震蕩之后,再度逼近$12,000.
1900/1/1 0:00:00最近,NFT借著DeFi的熱度也被爆炒了一把,加密藝術,因為它和NFT緊密捆綁,這個很多幣圈人極為陌生的詞匯開始出現在各種微信群.
1900/1/1 0:00:00據Cointelegraph8月28日消息,加密貨幣已成為一種全球資產類別。尼日利亞加密貨幣交易所YellowCard凸顯了非洲數字資產的持續增長潛力.
1900/1/1 0:00:00寫在前面:對于以太坊來說,EIP-1559無疑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改進提議,然而也有人對潛在針對EIP-1559的51%攻擊表示擔心,那我們需要為此擔憂嗎?作者MicahZoltu認為.
1900/1/1 0:00:00本文來源:萬向區塊鏈,原題《萬向區塊鏈肖風最新演講:工業數字化—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2020年8月26日,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博士受邀出席了2020摯物·AIOT產業領袖峰會.
1900/1/1 0:00:00據TheBlock8月31日報道,中國鏈上流動性提供商DODOExchange周五宣布完成6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專注于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的風險投資公司FrameworkVentures領投.
1900/1/1 0:00:00